本周阅读了张爱玲的《半生缘》,只觉张爱玲对动荡背景之下的男女之情、跌宕起伏描写地淋漓尽致。
《半生缘》讲述了旧上海的几对年轻人的爱恨情仇,他们曾经都是有缘人,最后却各奔东西。几个平凡的众生男女,世钧、曼桢、叔惠、翠芝,一群随处可见的都市年青人,讲述了那一点点并不离奇的痴爱怨情。而同时翻天覆地的中国近代社会种种变事:九·一八、一二·八、抗战胜利、国民党接管、上海解放、支持东北,只是作了他们的背景,隐隐约约给他们的故事刷上一笔动乱的底色。
小说的女主角,顾曼桢,她的身上带有新世纪女性的特征,也有传统女子的温婉。这样的一个女子,本应是在平凡的一生中幸福生活的人,但却因为她的家境,她的姐姐,她的妈妈,成为了姐姐维护家庭的代孕牺牲品,错失了自己的倾心人沈世钧。不得不说张爱玲笔下的女子大都是拥有悲凉的身世的,不论是没落贵族的女儿,还是欢场里的交际花,亦或是旧式家庭中的少奶奶,她们都不免受到环境、思想、身世的羁绊,而成为大千世界中的一个平凡的悲情角色。
首先《半生缘》一开始就是世钧的回忆,“他和曼帧认识,已经是多年之前的事。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真吓人一跳!马上使他连带地觉得自己老了很多”,开头倒叙手法便已道来世钧与曼帧的天涯两处的结局,让人在接下来阅读的时候便已然带着可惜与悲伤的意味了,他们之后的相遇、相爱与甜蜜,只会让人更为惋惜。
其次小说中婚姻都是带有悲剧性的,在于与自己结婚的那个并非自己喜欢的那个。在《半生缘》里面,婚姻不是夹杂着利益,就是纯粹的赌气。曼帧的姐姐曼璐与祝鸿才,支离破碎的同时也将其妹妹拉下了深渊;世钧和翠芝的婚姻,看似很美满,但世钧心里是曼帧,翠芝的心里有叔惠。当若干年后,生活已将他们磨得无力气,他们与彼此心爱的人再次相遇,才发现连挣扎都无法挣扎,因为背后还有一个家庭,还有两个孩子,只能放弃于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最早发表的时候,这部小说也不叫《半生缘》,而被命名为《十八春》。《十八春》里,男女主人公们最后在第十八章里因为爱国,为了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来到中国东北,以庸俗喜剧般的大团圆结局收场。但是张爱玲本人对这唯一的长篇小说并不满意。因此张爱玲晚年移居美国之后,从1966年开始改写这部小说,名字也改为了《半生缘》。而改写之后,顾曼桢和沈世均再次相遇已是14年后,两个人也不是因为为社会主义国家做贡献的初衷重逢,而是机缘巧合,命运的安排使两个饱经风霜的中年男女在因为误会和隔阂分离了14年后带着满心的悔恨和痛彻肺腑的遗憾再次见面。张爱玲舍弃了早年逢迎社会主义的设计,而是回归本心,将故事回归到小人物的人生之中,此时的社会大背景只作衬托了。
半生缘,半生缘,一不小心就错过了半生,重逢之时,互相却已不是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命运的年龄了。太多的牵绊,太多的责任,彼此只能相视无奈一笑,只能哀叹自己这一生的错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