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生中,我们都或多或少的做错过一些事。又或者,还有一些事情,我们根本来不及弥补。也正因为这样,罪恶并不会消散,而是会一直压在我们心上,时时逼得你喘不过气来。
《追风筝的人》就是一个关于善恶与救赎的故事。
历史的战争隔我们这一代人似乎有些过于遥远,社会的黑暗离年少的我们似乎也不那么近。
初读这本书,刚开始并不轻松。因为卡勒德·胡赛尼在开头时说“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我于是感知到了某些悲伤的情境,但我仍旧坚持读了下来。
这本书设定的背景是在1970年代的阿富汗。不得不说,于我而言,这是个陌生的国家。该书主要讲述了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儿子哈桑的年少和后来。现实社会阶级分明的似乎不那么明显,但我们不难料到,在当时作者笔下的阿富汗,宗教派别明显,种族歧视更甚。我们可以知道,或许他们的友谊不会那么一帆风顺。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哈桑,但我并不是因为同情才喜欢他。他是个兔唇,出生那天母亲就抛弃了他和父亲。他的父亲阿里是个面瘫,同样也是小儿麻痹症患者,走路一跛一跛,每次上街总会受到孩子们的嘲笑。哈桑和父亲住在条件简陋的仆人房里,由于贫穷,他也没办法上学。
他的人生最大的意义大概就是阿米尔。从他们喝同一个乳娘的奶长大,到他开口第一个会说的名字。也许就像他对阿米尔说的那句话一样“为你,千千万万遍。”他总是支持阿米尔的写作梦想,哪怕阿米尔会嘲笑他不识字。他也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保护阿米尔,哪怕面对阿塞夫他其实心里也很害怕。他总是把阿米尔当最好的朋友竭尽全力保护这份友谊,哪怕他知道阿米尔在关键时刻抛弃了他甚至污蔑他偷东西。
作品中含有许多关键时刻善与恶的选择题。1975年在小巷面对哈桑被侮辱时阿米尔的选择,阿米尔诬陷哈桑偷手表、面对老爷询问时哈桑的选择,逃难过程中面对俄国士兵无耻要求时众人的选择。这些的这些,无疑不是人性的选择。
看到朋友被侮辱、尊严被践踏,你却选择转身逃走。但你却忘了是他在一载一夕的岁月里默默陪伴着、在你身后保护你,他更是为了给你取的最后光荣胜利的象征才饱受凌虐。
或许我们最在乎的,往往不是你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别人无法感同身受,而是你信赖的朋友、你为之不顾一切的那个人,他却轻易地抛弃了你。
而哈桑在明知阿米尔想赶走自己才把手表放在他们房间,但他还是承认自己偷了手表。哪怕老爷说原谅他,请求他们留下他们也执意离开。
战乱中更能考验一个人的品格。在面对磕了药的俄国士兵无耻的要求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阿米尔的父亲站起来严厉拒绝,哪怕俄国士兵威胁要打爆他的头,阿米尔也劝他不要再说,他也仍然不畏惧。
战争是可怕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宝贵,但不是为了活命,就可以伤害无辜的妇女。尤其是当其他国家的人要侮辱我们的妇女时,我们更不应该为了活命而助纣为虐。否则的话,那我们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可以值得尊重的。
《追风筝的人》大概是在说主人公阿米尔的救赎,他最终克服年少时的怯懦,勇敢与阿塞夫对抗,救下了哈桑的孩子索拉博,并且在尾声中与索拉博一起放风筝,用哈桑的那招古老的猛升急降成功打下别人的风筝并且替他追哪只风筝,以大人的年纪和孩子们一起。他最终获得了救赎。
我们都热爱正义,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沉默却助长了邪恶。很多时候,正义恰恰被我们毁掉。哪怕是铮铮铁骨,热爱祖国的阿米尔的父亲,这个痛恨盗窃的人,却也和好兄弟的女人私通,也是在最后,我们才知道,哈桑原来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兄弟。
哈桑是真正善良的人,他拥有真诚,拥有善良,他的灵魂其实比每个人都要干净。
为你,千千万万遍。
令你说出这句话的人,只要你不悔,那就已是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