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林妈第二课-做减轻压力的父母之复盘篇

林妈第二课-做减轻压力的父母之复盘篇

作者: Lllyrlzx | 来源:发表于2019-08-02 16:44 被阅读0次

    知而不行,等于未知

    何为知行合一?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正如《大学》所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短短几句话,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可为何做不到知行合一?忙、乱、杂,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出口,像越理越乱的线团,找不到头绪。焦虑,愤怒,恐惧,无助。。。压力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却又无尽无休,无影无踪;苦涩困在胸中,锥心刺骨,如芒在背,如鲠在喉。人生下半场,突然迷了路。

    及时复盘 洞见内心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如何解惑,古今方法一致,如韩愈的师说,也如陈中所著《复盘》一书中提到三种途径:①从书本上学习前人的知识;②从自己身边人身上学习其先进;③向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学习。

            而本次课的开篇就是复盘。十个问题,四个方面,三个小时,一个上午,懵懵懂懂,恍恍惚惚,看见他人,洞见自我,回忆往昔,迷茫未来。虽有找到原因所在之后突出重围的酣畅痛快,也有找不到解决办法如困兽之斗的手足无措。我想这就是复盘的力量,停下来,找到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从而为下一段行程蓄力待发。

    关于孩子——提前预知与提示

            回想以前看剧,哭得最惨的是看《蓝色生死恋》的时候,从倒数第六集开始得知恩熙患了血癌就止不住的泪,看一集哭一集,终于熬到最后一集了,想着一定要大哭特哭一下,把之前的悲伤都哭出来,哭个够的时候,可是最最奇怪的事情是最后一集反而一滴眼泪都没有流,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解脱释然。为什么会如此反常?我想正是这每集都在不断的暗示最后的结局,让我提前有了预判,然后不断的重复,不断的重复,直至最后的全然接受。大人尚且如此需要不断的提示,何况孩子呢?当孩子与小伙伴玩得热火朝天,或是遨游在游戏通关时的如火如荼,抑或是看动画片时的如痴如醉。时间一到,没有办法拖延,怎么破?先提前预先告诉玩耍的时间,然后在最后阶段不断的倒计时,在玩之前约定好时间,最后十分钟的时候提示,5分钟,3分钟,1分钟,倒计时,愉快结束。

    关于工作——制定清单与节点

            在工作中我们总会存在一种现象,对于有些任务自己会不由自主的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推迟。例如开会总会迟到就那么一两分钟,例如总会在完成任务的最后的时间段才开始冲刺,三天完成一个月的工作量,结果任务完成不尽人意,还弄得自己很劳累。

            为何会拖延呢?

            首先是不想。为什么不想,这个会好无聊,就是浪费时间,这个任务没有意义,就是走形式,打从心里抵触;不同事物有不同角度,站得高才能望的远,很多时候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看事物的片面所导致,需要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同时也可以对自己不感冒的事也可以尝试去多了解。

            其次是无从下手,一团乱麻。单线程的任务直来直去可以解决,而复杂的任务就要多线程,多方向的去处理。那就必须要学会任务分析、分步与分解。先缕清思路,例如用思维导图或技术路线图明确所需工作内容、工作不会跑偏;再用清单罗列、细化任务步骤,最后任务后面加时间节点,这样才能从容不迫、按部就班的完成。

            最后就是摒弃完美主义。很多时候在完成任务的一半时就卡住了,怎么也运行不下去了,为什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记得白岩松曾说过:“毁一个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求完美和达到极致”杨澜也曾说过“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过度追求完美,就会牺牲很多效率和机会。为此我们需要永远要设定 Deadline(最后期限)。没有人会一口吃个胖子,只有逐步的改进,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让这一点点进步不停住脚步。

    关于家人 ——学会接受与忘记

           原生家庭的痛。前几天看《圆桌派-原生家庭说恩怨》很有感触,我们为何会喜欢归罪他人?我觉得即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包含自己的不成熟。想想以前初中、高中学习的历史,成王败寇都要有人物因素的归因,成功了就成了圣人形象,完美无瑕,失败了就塑造成各种坏蛋形象,国破家亡就归因于红颜祸水等等,而不是融合历史背景,客观的去评价、综合的去分析,直到近些年有些事情开始平反,有些人物的评判开始有血有肉,更通人性,更真实。所以一个家维系的好坏,个人的成败也都要有归因。于是我们会心安理得的把自己的过错与失败归因于我们的父母。

           不可否认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但我们的成长并不仅仅是家庭因素,我们还受着外界因素对我们的影响,有自己顿悟的,有来自良师益友的,更有来自万卷书屋的。前几天看了特别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很多人都被哪吒所感动,因为我命由我不由天,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虽然生而为魔,但是在父母的全力理解与支持,在师傅的鼎力帮助下,他由魔成仙,他是不易的,但他也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一股外界不放弃的力量(主要来自父母的)。

            可是作为双生子,敖丙的命呢,让我更感动的是敖丙的人物刻画,他从小接受的从父母、从师傅那都是错误的观念,都是怨恨,而他仍旧帮着人类惩奸除恶,即使在他义无反顾帮助哪吒不让他弑父的时候,他依旧没有收获人类的理解,仍旧不被世俗所接受(包括当时那么仁慈善良的李靖),正派人士是他的敌人,反派人士拿他当利用工具,敖丙才是真正的在与命运对抗,做什么都是错的,做什么都没有活路,生而为悲剧人物的命运。但我仍被他的人物刻画所感动,因为真正的强者是即使知道前方是黑暗,也依然心怀光明的前行,他做到了。

            当我们从小接受不到父母的爱,当我们的伤来自最挚爱的亲人怎么办?生而为人,我们本来就生而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我们无权选择,只能接受。但是当我们长大成人了之后我们可以有选择的权利了,可以选择走出阴影,可以选择强大,可以选择独立,为何还不放自己一条生路呢。我们小时候的文化是百善孝为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可是我们现在的文化在改变与更新,就是在教我们如何接受不完美的父母以及教我们如何自己当好父母,就像《都挺好》中的明玉,做好自己,然后接受以及改变父亲苏大强。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自己的心富足了,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富足。外界的美好,当下的美好,足以让我们忘记过去,放下过去种种,心里也才有空间装的下新的东西,就像断舍离一样,定期给自己的心里做做清理,放下过去的不愉快,保留愉快的记忆,从愉快的事例中学经验,而不是揪着伤心往事不放过别人,也不放过自己。

    关于自己 ——学会定位与知足

             《月亮和六便士》有的人两眼盯着天上的月亮,却忘了自己脚边有六便士,而有的人只顾着捡地上的六便士,却看不到天空中悬挂着一个更大的金币。如何吃着碗里的,拿下锅里的?成功的人,两样都拿到了,而失败如我,竹篮打水一场空。刚工作就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如何做好人生定位和规划,现在回想当时的人生规划何其美好,我也在梦里愉快的前行,一行就是十二年,看过院里十二点钟的夜景、迎接过三四点钟的朝阳,风雨无阻,抛家弃女,而这两年的经历突然一巴掌把我打醒,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实与残酷。前几天同事说他都活成了个笑话,这个话也同样刺痛着我。是的,看透的在转行升官加薪,而看不透的我们用尽全力在一条路上奔跑,最终我们都撞了南墙,直至成了笑柄。这就是真实的世界,终于醒了,庆幸自己从童话世界里醒了。

            这些年我在追求什么?身体透支,脾气变差,对老人不闻不问,对孩子斥责打骂,现在回想这几年的自己,太陌生、太可怕,我怎么成了连自己都不敢认的人?疗伤已一年,自己也放下了很多执念,虽然仍旧没想好自己的优势与未来的路,但是心态平和了,也变回原来的柔软。感恩一切的不顺利,让我及时止损,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从新来过,时间真是一剂良方。          

             前段看到马伯庸的文章:“人生三阶段,知道父母是普通人,知道自己是普通人,知道孩子是普通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珍惜当下,珍惜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的角色,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下一段旅程,你好!

            感恩这次课的复盘,让我停了下来,看到了我自己,与过去的自己慢慢的和解,也在接受当下的自己,也在期待未来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妈第二课-做减轻压力的父母之复盘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zl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