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了王小波的《论战与道德》、《理想国与哲人王》、《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我看国学》、《智慧与国学》这几篇杂文后,能够看到一个特殊的时代对一个文化人的巨大影响,说王小波是崇洋媚外吧,他说的一些观点,确实很有道理,给人启示。但说他客观吧,他的很多话听着又过于偏激。
我们不是他,生长环境不同,成长背景不同,经历阅历不同,更何况,一篇杂文可能只是当下或者当时一段时期的感受,所以看文的人没资格评论文,更没资格评论人,只看看受到的一些启发吧。
关于辩论。我国五十年代的逻辑大讨论,本是该讨论对错真伪的问题,却在讨论中,演变成了双方判定阶级的问题。可能,上纲上线也是让大多数国人沉默的一个原因吧?
关于思考。罗素先生对《乌托邦》评价很低,他以为参差多态应是幸福的本源,而一切都被规定了,那就无幸福可言。而在中国当时的年代,提取一些圣人哲人的话,当成行为准则,就能创造出一个“理想国”。王小波觉得,生活的准则、伦理的基础,都该是些可以自明的东西,遇到不明处,贤者解释,也该以理服人,平等对话。自己的人生确实需要自己多加思考,不该让自己活在别人画的框里面。
关于矫情。王小波佩服得是法拉第、牛顿、爱因斯坦这些科学家,因为他们的发明创造,别人想不到,也做不出来。而仁义、中庸这类内容,多数人凡用心琢磨,都能想得出来。听他一说,顿时也觉得人文科学确实比自然科学要矫情得多。
关于学习。王小波举了两个国外科学家的例子,他们去世前,总结一生的智力活动,都感到无比快乐。但中国传颂至今的励志故事是“头悬梁,锥刺股”,还有名句“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两点想法,一是兴趣是激发学习的动力,感兴趣才会爱学习。二是本来快乐的事,不停地用悲苦的情绪表达,循环往复,快乐的事也就渐渐地成了悲苦的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