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数量并不是衡量的标准,更要看“读书的质量”。
甚至说,由于人们过于追求数量,反而忽视了质量。
本文以《NLP思维》的一段内容为例,和大家探讨。
01尊重他人的观点。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元程序和经验。虽然你可能不同意你的同事、供应商或客户的看法,但是,如果你能证明你尊重他们的观点,那就更容易影响他们,即便针对这个特殊的问题,他们不会认同你的思维方式,你也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依然能够保持健康的工作关系。相反,如果你不表现出尊重的态度,这种关系就可能会受到损害。
——《NLP思维》
第1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元程序和经验。
讲解:
假设现在有2个人:你和A。你认为做火车更好,因为安全。A认为坐飞机更好,因为更快。
问:你和A,谁对谁错?
答:呃……
通常来说,没有谁对和谁错之说。只是人和人的观点不同而已。
如果你还没大想明白,我再举个栗子:现在有四个人。你和A、B、C、D。你认为做火车更好,因为安全。A认为坐飞机更好,因为更快。C认为开车更好,自由。D认为做轮船更好,浪漫。
现在更明显了吧——通常来说,没有谁对和谁错之说。只是人和人的观点不同而已。
之所以观点不一致,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着他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价值观等等。
第2句的上半句:虽然你可能不同意你的同事、供应商或客户的看法,但是,如果你能证明你尊重他们的观点,那就更容易影响他们。
讲解:
(1)为何要“影响他们”?
因为这是沟通的本质。
回想下,你今天所说出的话,比如,你想让老公戒烟,你想让自己从家里走出去运动,你想让老板接受不同的方案……大部分的沟通,都是为了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从而让对方做出某些行动——这就是影响他们。
注意:事实上,很多人说话的时候,往往只是“为了沟通而沟通”,忽略了自己真正的目的。总是无意识地、按照自己心情去说话,这样是很难达到沟通效果的。
(2)遇到不同观点时,充分尊重对方的观点。
以“同事认为坐火车更好,你认为坐飞机更好”为例,
按照前面讲过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可以有他们的观点。
用法律思维说,每个人享有“拥有和你一样或者和不一样的观点”的权利,却没有“必须拥有和你一样的观点”的义务。
因此,既然是他们的权利,那么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观点。不要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或者总认为自己的观点对而他人的观点错。
(3)证明你尊重他们的观点
注意:“证明”这个词特别容易在阅读时候被忽视。
很多人在阅读本段内容之前已经知道“要尊重他人的观点”——这是旧知(旧的知识点)。
却不知道,“不光要尊重,还要证明自己尊重了”。这点对大多数人而言,应该是“新知”——阅读本段内容之后获得的新的知识点。
在读书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打开“寻找新知”的雷达,否则花了时间,却没有效果。只是在炒冷饭。
为什么要证明呢?
——其实就是让对方知道你确实尊重他,这样他才会消除对抗,更有可能愿意接纳你的意见。
如何证明呢?
——不需要书面写个证明书,你的一言一行,你的语气表情肢体动作都充分证明为了这一点。
要注意:在沟通中,对方不是仅仅通过你说出去的话,来理解你的意思,而是通过语气表情肢体动作等综合感知到的。
比如,同样是“今天怎么迟到了?”
用关心的语气问,这是担心路上是不是有事故。
用反问的语气问,这是责怪你迟到了。
所以,当你口头上或者自欺欺人的感觉自己尊重他人的观点,但内心实际并不赞同的时候,对方是能感觉的到的。对方会认为你很“虚伪”,反而可能有损你们的关系。
这里可以接后面第3句话。
第2句的下半句:即便针对这个特殊的问题,他们不会认同你的思维方式,你也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依然能够保持健康的工作关系。
讲解:
很多人,尤其是主见不坚定的人,当未能有效说服他人时候,容易觉得自己的观点错了,或者放弃自己的观点。
这似乎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的另一个极端。
“保留自己的意见”是说,除了你要尊重他人的观点,也要尊重自己的观点,也就是尊重自己。
保持一颗健康的自尊心,不要自尊心太高,也不要自尊心太低,这是很难得的。
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这也是很难得的。
这样,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才是健康的。大家彼此尊重,尊重彼此的独特与不同。
第3句:相反,如果你不表现出尊重的态度,这种关系就可能会受到损害。
讲解:
“不表现出尊重的态度”分三种情形:
A、当你自欺欺人的以为自己尊重他人的观点,但内心并未真正尊重时,对方会有所察觉,可能有损你们的关系。
B、你内心真的尊重对方,但可能你不擅长表达,或者没有表达出来。这是,对方可能误以为你尊重他,关系就可能会受到损害。
C、你赤裸裸地直接表示不尊重的话,那就是肯定有损你们的关系了。
楼梯·进步.jpg
03 总结
本来,原文的3句话,你可以1分钟就略过。但经过今天的讲解,你可能需要10分钟才能理解。
这样,有没有让你学到更多呢?
数学家华罗庚说:
读书,要把书先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
本文的讲解,希望对你的读书方法有所启发。
04 应用拆书法
拆书法,又叫RIA便签读书法。包括R阅读原文、I重述原文、A拆为己用三个步骤。
前面完成了R和I。接下来,我们做A。
A1:联系你过去的相关经验。
在阅读本文的时候,你脑海中浮现了哪件事?
可能是你和你的同事、朋友或爱人的一次意见冲突。你当时可能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
对方是谁?是具体关于什么事?发生在哪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