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久了
到哪都是家
家反而成了驿站
2003年,小学四年级,不满11岁,开始了住校生涯。
从此开始就离开了父母和家,美其名曰的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生活。
学校到家的距离,5公里,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可在那个年代,十八线小乡镇有辆自行车都是奢侈的。那是遥远的距离。
回家,开始成了每一周所有的事情当中最值得期待的事。
因为一回到家就可以看到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了。
虽然那时候的家只是一个宽不到十平米,高不到2米,塞了两张床一个衣柜一张桌子就只能挤着进出的小黑屋。不比学校宿舍的宽敞明亮。
黑屋虽小,可那里承载了我所有的童年回忆以及对爸爸的记忆。
爸爸走的时候,2004年,星期一的凌晨。
星期天回校的时候妈妈突然跟我说,或许你下次回来就见不到爸爸了。
真的,没有等到下次放假回家的机会。
星期一早上,照常的学校生活。铃声响,起床,刷牙吃早餐上教室。
还没刷完牙,原本放着歌曲的学校广播里传来学校门口有人找我的消息。来接我的婶婶跟班主任说明了下情况就带我回家了。
当时是什么心情已经记不得了。只是没有那么的悲伤。不到12岁的年纪以及那时候的无忧无虑,想象不到爸爸走了会怎样。
追悼会上,没有撕心裂肺地哭。因为感觉不到有多悲伤,只是看到妈妈很难过跟着默默地流泪。带着弟弟妹妹默默站在一边,看着周围哭丧的叔叔婶婶,带着更多的是惊奇。惊奇,是因为本来上几分钟还哭得稀里哗啦的婶婶在休息的时候居然能哈哈大笑地在聊天。12岁单纯的世界观里认识到了一个人的离去可能成为另一些人聚会的成因。
不是痛在自己身上永远也谈不到感同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