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地处中部的丘陵地区,山路十八弯,当年因为经济还不是很发达,连水泥路都没有修。一到下雨天,整个路上到处都是水坑和泥巴;一到大晴天,便尘土飞扬。
那时候,整个乡里就一所初中,而覆盖的地区有整个乡里的十几个村落。因为地理位置的特点,每个村落的距离都非常远。当时老家那边还没有公交车,即便是现在,也还只是有小巴和面包车来往这一块,这里就像是被人遗忘了一样。
而这些苦了当时念书的我们,每天要步行10多里路才能到达学校,而这在当时学校的同学当中,算起来也并不算事最远的距离。据说还有要步行20里的村落,顿时又觉得自己比这些同学要幸福不少。
乡下的初中,活动的时候都会比较早,7点来钟的时候到达学校上早读。得在这个时间前达学校,就必须6点钟左右就出发。假如要在家里吃饭,那必然5点半就得起床准备。出发的时候,往往天都没亮,伸手不见五指,还要打手电。
安全起见,要好的同学都会早上结伴上学,从同学家门口经过的时候,就会喊上一起去。
记得应该还是念初一的时候,姑姑家的表姐有过一段时间经常来我家等我一起上学。有一天早上,她来的比较早,一起来的还有她叔叔的儿子,也就是她的堂哥。当时,他们两人稍微在我家坐了一会儿,等我准备好,我们便可以一起出发了。
那个年代,物质相对现在来讲比较贫乏。因为家里是开店的,摆在货架上的东西在外人开来显得我家特别的富余。但是,就像一句俗语里讲的,瓦匠家里的瓦肯定不是很好,木匠家的家具往往都只是凑合,因为自己家是开店的,反而是在物质供应方面被各种限制,比如说荔枝,我们吃到的永远都是略带发黄不新鲜的,香蕉永远都是带斑点并有撞赏痕迹的,而对于一些小零食,也会被限制,一天仅能消费几毛钱。
橘子是一种很容易腐烂的水果,每次妈妈进货的时候,上面一层都是好的,但是下面就会被夹带一些已经烂掉的。而批发过来的时候,往往批发商也不会让你开箱检验,假如不及时把腐烂的橘子挑出来,其它的橘子也会很快坏掉,妈妈每次运回家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开箱整理,把坏的挑出来。
在那天的前一天晚上,妈妈整理橘子的时候,把所有腐烂掉的橘子筛出来,橘子剥开之后,由于橘子自身结构是一瓣一瓣的,把腐烂的那一半扔掉,另外一些还是好的。这样的橘子,才是我能吃到的,对于开小卖部的家庭来讲,为家里消除这样的货品,就是给家庭做贡献。
而那天早上,前一天的橘子,还没来得及消灭。妈妈看着我来了两个同学过来,就把那些橘子分给了我的两个同学和我,让我们带在路上吃。表姐因为是亲戚,并没有嫌弃。但是大家在出门之前都没有开始吃,我当时并没有多想,因为已经习惯了,便觉得吃着也没什么关系,毕竟并没有坏掉。
我们就这样出发了,路途比较远,小朋友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聊天,也不会特别无聊。但是那个男孩子一直沉默不语,到离开我家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他便拿起那些橘子,远远地丢在了田埂上,像甩掉一个讨厌的橡皮糖。
我在不经意之间,在熹微的晨光里,看到那一幕,沉默了片刻。当时心里是五味杂陈,早上清新的空气,突然变的稀薄,脸也变得滚烫,只是还好天色尚早,别人也看不出来脸色的变化。
我一方面是想,他尽然“高贵”到这种地步,而这些被他轻视的吃食,我和表姐当时都快要吃光了,我放在嘴边的最后几瓣橘子,吃起来非常的不是滋味。
而另一方面,我也意识到妈妈的做法实在是有点伤人,她只道她给了我的同学好东西(最起码,对当时的妈妈来讲,我家里人吃的都是如此),某种程度上“帮助”我“讨好”了同学。却不知我的同学却是对这种行为,心生厌恶,暗暗在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家开店的那么多事好的,偏偏要给我一堆烂橘子吃,不是瞧不起我吗?
我内心一边在思忖,这个同学也是太瞧不起我了,我们能吃,偏他就不能吃,不能给我一些面子,最起码不要当我的面侮辱我;而在另一头,又开始抱怨起妈妈,自家人吃些没人要的,也就够了,还害我在同学面前丢脸。
自己视作珍宝的东西,有些时候在别人看来,就是没人要的垃圾,因为一直以买卖为生,自然对自己购入的任何商品都和珍视,但是别人却未必如此看待。
自那次以后,这位同学便再也没有来过我家喊我一起上学,或许是他觉得受到了侮辱。我也并没有在妈妈面前提起,因为我自身也不知道妈妈是处于何种原因来做这样的事情。
我只是暗暗在想,这样的事情不希望发生在我和我的孩子身上,以此为戒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