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去影院观看了沈腾、马丽主演的《抓娃娃》,一个富豪穷养自己的儿子,给他设计未来的人生,最后被儿子识破,重塑自我。
在现场有观众的笑声就不说了,最重要的是,有一些感动点,多半来自父母的感动。尤其是当了父母的我们,对于孩子的期待都很高,但是,孩子想要的未必就是父母给的。孩子到底该穷养,还是富养,这也是对于家庭教育的反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68856/3082e6c05d8334e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68856/2d6bb939e8b50666.jpg)
有人说,这个电影跟外国电影《起跑线》,还是不一样,“起跑线”有个不得已的动因,富人为了一个入校资格,不得已假扮穷人,去跟穷人抢那一个可贵的名额,而不是假扮穷人,激发孩子的奋斗意志,这么蠢笨的主题站不住脚啊!
有人说,这部影片比较贴近现实,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沈腾马丽又是顶级的笑星,会不由自主地烘托出喜剧效果,我想会受到观众的喜爱!
有人说,立意很好,抓住了当下育儿的几个问题:儿童肥胖,惯孩子,游戏祸害下一代,同学之间的攀比心理,望子成龙的家长心态等等!
有人说,今天刚看了,比我想象的好看,讽刺的是,我小时候是真的那么穷,在这样的家庭真的很有自驱力,但也有伴随一生的自卑!
有人说,一部电影罢了,正如王晶说的一句话:我拍的都是商业片,如果大家当文艺片看也可以,如果看完从中有所感悟,我只能谢谢大家了!要是大家看完吐槽我,说这是烂片!我也感谢大家买票就可以了!
有人说,那说明你还是没看懂,他其实是在讽刺现在的内卷孩子,他的意思是卷成他们这样极限了吧,无论是给的物质还是精神,还是教育,还是时间,都投资到了极限,那又如何,孩子还是要走自己的人生,片子是要告诉你何必呢。你只看到了穷富吗?
有人说,电影里的这种教育很糟糕,最后摧毁的是孩子的认知,完全毁掉孩子的一生,让他无法相信这个世界所有人。有个我亲戚就这么育的,从孩子懂事起,母亲就告诉孩子我们家非常穷,你要自强自立,孩子一路成长都很优秀,一路都开挂,结婚生子,中年后突然有一天失业了,断了经济来源,小孩子要养、楼要供,这时他找父母供钱救济一下,父母说我们家一直这么穷,那有钱帮。最后就借高利贷,这利滚利,滚到最后无法偿还,逼债,房子没了,妻离子散!
有人说,为什么要装穷来教育孩子呢,难道自己没有自信吗,这种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在孩子的心中懂事的时候,留下了父母都这么不诚实,这么不自信让我们怎么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68856/3a2be563dd3795f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68856/7fd735b43580b67a.jpg)
有人说,作为搞笑喜剧电影已经很成功了,娱乐价值拉满,本片不像夏洛,并非简单意义喜剧片。这种类型难拍,片长2个多小时,故事完整。看完发现大部分内地家庭父母应该都一个样,相信看进去的人可能还会引发一些思考,似乎也暗含种因得果。
有人说,前半部分确实精彩,后半部分转得有点快,尤其是马继业发现真相后,沈腾并没有想着去导引马继业的情绪,反而还一味的诉说自己的苦心和无奈,使得马继业的情绪一直不能宣泄,观众也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释放。那句“今晚还回不回来吃饭”,让观众笑不起来!
有人说,沈腾体验由富扮贫,徐峥体验由富转贫,现实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能让伟人九泉之下寒心,先富带动后富!必须付诸于实践!
有人说,明明一部搞笑片,非得掺和成人生哲理教育片,没必要。优秀的电影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模仿成功的,大陆电影看着乐一乐就可以了,非得深究,即使好莱坞的,也受不了长期探索。
对此大家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