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几天,我开始看罗曼罗兰的《米开朗琪罗传》。
仍旧是由表及里地写我的感受吧。可能是外国文学的缘故,我总是不太能适应字里行间过于充沛的感情,难道作者在写的时候不会觉得他笔下的人物过于神经质了吗?不过天才总是有点神经质的。我回忆了一下,觉得像嵇康阮籍这些人未尝不是神经质的,比如深夜在林子里弹琴长啸,我们庸碌的普通人真的干不出这样的事。但是中国的文字多半含蓄,历史是含蓄又严谨,言简意赅的,诗歌就不仅含蓄而且还风雅,适时给神经质的行为披上了文艺的外皮。
我在看书的时候简直为米开朗琪罗而纠结得肠子都打结了。他为什么要为难自己呢?一边能够赚很多钱,一边又不肯好好吃饭休息;一边轻蔑厌恶自己的兄弟,一边又为自己的出身骄傲以至于以复兴家族为己任,用自己的血汗钱供养着吸血鬼一般的兄弟;一边瞧不起在贵族亲王面前怯弱的人,一边自己又是怯弱的;他摇摆不定,想要拒绝却不敢拒绝——“他开始,开始,却不能有任何结果。他要,他又不要。他才选定,他已开始怀疑。”他做了很多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也做了很多自己并不想做的工作,而自己原本想要完成的事业,却终其一生都没有完成。
这是一个成功的失败者,或者说一个失败的成功者。在我们庸碌的人看来他的成功是极致的成功,他可以说是文艺复兴时候的一道光,他的雕塑和画是伟大的人留给世界和世人的伟大的遗迹。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他没有完成自己想要的,他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都被摧毁了,他的家人也不体谅他,他似乎也不能对自己的朋友报以全部的信任。这是一个孤独的英雄,他自己是一道光,却没有照亮自己。
教皇的很多要求都是不合理的,他却只能接受;兄弟只会伸手要钱,父亲只会与他说自己的苦闷。他们都以为他是能人,他是天才所以他应当什么都会,他当然要把所有的重担都挑起来,因为能者多劳。
这该死的能者多劳。那些无能的人总以这个为借口心安理得当着吸血鬼——你这么能干,当然要多干一些,帮一帮我们这些不成器没能力没钱没权快要活不下去的亲戚/朋友。当无能的人没脸没皮开始承认自己的无能,他们无敌了,有能力而骄傲的米开朗琪罗咬着牙对着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他的身体向后完成了一把弓,背上却又背着无形的大大的包袱。
米开朗琪罗自愿或不自愿地把自己献祭给工作,他又能怎么样呢?英雄总是要经历过苦难的,尤其是艺术家,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