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6月大学毕业,怀揣追逐马大叔的梦想只身来到杭州,恰逢D公司招聘,D公司是家互联网公司多少在电子商务这个专业契合度上非常吸引我,注册平台账号花时间琢磨研究然后投递了简历。
之后我就开始准备在一家知名的房产公司开始工作,因为D公司没给面试机会,但我比较清楚她非常吸引我,我非常渴望,我决定主动上门推荐自己,记得第一次主动上门推荐并没成功------没开门,各种揣测猜地址错误,周末不上班给自己挽回大把心情。
周一又迫不及待去了第二次上门推荐,大胆敲门,表来由,等待片刻,一销售经理接待了我——S经理,也是我以后的boss,面试过程她问我答,偶尔也表达下我的观点,面试结束感觉表现一般,两天后是公司的大领导丁总进行复试。我能感觉当时S经理对于“上门推荐”还是有些许诧异,可能正因为这样我才有机会和生物医药这个行业进行亲密接触。
正式加入公司是7月23号,凑巧的是2000年的当天公司刚成立,更巧的是后来得知马云家也在同一个别墅群,每天上下班经过他们家门前然后想想当初的怀揣于是就慰藉了,也了结差点有机会成为房产大鳄的念想。当时主攻公司旗下一生命科学的平台网站,每天跟着S经理学习如何电话、邮件沟通客户、一天一天花时间去学习行业知识、产品知识、销售技能、客户知识、同行知识、管理工具等内容,工作中进行学习的效率往往都比较高但因为短板生物医药背景外加不高的工作效率注定花的时间会比别人多,因此那个时间段每天在家都工作到12点。
当时整个公司差不多30人,我部门3人,和许多创业型公司一样几个月后公司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几位领导召集所有同事于一个会议室:“目前有公司愿意高价进行收购,价格不菲,一个足以后辈无忧的价格,基于当前的情况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当时第一想法:还没正式上岗,马上要失业了?公司当然没有被卖掉,领导的坚持和梦想一直在,克服困难一段时间后公司开始继续向前,我们开始更加有目标,那一步,确实走得很艰辛。
09年9月公司搬至钱塘江畔,搬家之后公司招标买马团队迅速成长,我们部门也从搬家前的10人左右扩充至30多人,我们也开始有机会成立自己的team进行业务开拓,招聘一直是那个时期亘古不变的常办事宜。公司的发展逐渐吸引了很多VC(Venture Capital)青睐,10年6月公司正式引入第一轮百万级美元融资,在公司比较主张学术严谨氛围的前提下,第一轮融资信息在业内基本没有被曝光和宣传,当然这并不影响我回忆当初领导内部宣布融资成功的那种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和兴奋。
同一时期我们也正准备参加上海Analytica China 2010(Analytica 两年一届在中国举办),2010年我们希望能在这个会议上做一些比较大的尝试和宣传,我负责会展现场工作,那一年,S经理升总监了。说实话,这绝对是人生的第一次尝试,硬着头皮上的挑战,现在想想挺感谢曾经。项目启动会分工协作指派并制定时间节点规划表,开始对接展会方查看展位示意选址、设计展位装修风格、筛选制作供应商、规划现场展出内容,整个过程项目组成员定期开会检查,回顾工作进度,讨论,验收工作内容。在设计不同板面展示广告词提交UI制作的环节上,几乎是每天粘着我们那位光头UI哥哥,邮件你来我去,楼上楼下的跑,有时还得蹲守后面等着他修改完,如果你在互联网公司我相信你会懂的,庆幸团队协作非常好,展会最后办得也非常顺利。
公司人员继续在不断增加,内部培训提升、工作也变得更加高效,很快我们又搬家了,12年9月我们搬至距离阿里巴巴总部只有一个十字路口的园区,新家活动空间明显变大、有了台球、乒乓球、K歌、游戏、休息、阅读等不同功能场地,盛夏吃不完的冰激凌,技术宅办公区的集装箱、各种颜色骑行山地车,一度让很多第一次来公司的供应商疑惑:你们是做什么的?
随着公司的融资也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员加入我们团队,我们开始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做更多的事情,13年开始,有机会和同事王在市场同事的协助下一起在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武汉等地进行多场客户面对面的沙龙讲座活动,第一次涉及主持、主讲,每一次实践都能给我们展示,给我们提升,感谢曾经….
公司产品线日益丰富,工作中越来越多接触制药企业人员,药品从研发到上市耗时耗资都非常巨大,也很复杂,最大感触是发现你必须要不断不断的学习,而且学习程度需要比之前更加严重,这个行业真的太需要积累和沉淀了,所以,我们一直在做就是:Just Keep Learning.
公司C轮融资的消息估计会在近期对外进行官方的公布,都快把大家憋坏了,要知道我们内部大胆推测出C轮投资方之后我们开玩笑的提到:以后买Q币还会需要钱吗?这个还没有得到证实。
14年的公司运作,获取三轮风险投资然后还没有上市多少是算“慢”公司,从公司的团队建设和最终目标来看这些多少显得不那么重要,路对不怕路远,希望这轮公司的融资能继续吸引行业内的牛人加入我们,牛人点这里传送 。
Simon , 写于公司C轮融资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