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去刷微博,第一条就是“汪涵掏500万保护方言”的热门。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则热门我很惊异,因为倡导把方言发扬光大的人有很多,但是说起明星来却少之又少,汪涵公开投钱倡导保护传统方言,我不知道这是否能引起广大社会群体的关注,但是我唯一能确定的是方言万万不能丢。
你闻,方言里面有乡味儿我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小镇上,和平常人一样,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在我零到十八岁的日子里,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真正地接受普通话,因为对我们而言,会说普通话的孩子就是城里的孩子,而我们不是。那时候学校里有外地来的学生,他们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带着一点儿京味。虽然放在人堆里他们跟我们这些镇上的孩子是一样的,但是语言却把我们分隔开来。城里来的朋友告诉我她很孤单,因为我说的话她听不懂,她说的话我们听得懂却很少去接,感觉自己很另类,很孤独。直到现在,我独居异乡,才真切的体悟到这种孤独,由内而外的,绵延不断。
后来上了中学,学校里管的严,要求学生们必须用普通话交谈,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被逮到说方言就要受惩罚。那个时候很苦恼,很别扭,感觉自己不伦不类。
为什么站在生我养我的故土,却不能念着故土赐予我的语言。
你闻,方言里面有乡味儿再后来,我长大了,到了自己出远门的年纪,到了放弃故乡的语言,拾起普通话的年纪。还记得上大学的前一个星期,我在家里狂补普通话,虽然平日里有普通话的基础,但还是难免带着一种方言的味道。还好这样觉得的不光是我,大学是个汇集五湖四海兄弟的地方,每个人讲话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我的特色就是普通话里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方言情节发挥到极致是在我南下求学的时候,宿舍里的孩子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即使是一个省份,也有不同的语言。尤其是给家里人打电话的时候,五彩缤纷的方言听起来很好玩,很陌生,也很舒心,因为它们带着家乡的味道。
大学里有一起来上学的朋友,我们隔三差五聚一聚,聊天的时候方言一股脑喷出来,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相视一笑,谁也不说话,谁也都明白,我们是一起的,我们是异乡的亲人。
也许方言就是我们漂泊在外和家乡的唯一牵绊,暖着那些孤单人儿的心。
同一宿舍楼住着的阿琳告诉我说:“一看见你的脸,方言就脱口而出了,看见别人就不会。”而我又何尝不是呢,距离阻断了我们和家乡的联系,我们只能用方言来怀缅我们的故土。每次拿起电话给我的家人报平安,用流利的方言说着那些开心的或不开心的事儿,都会不自觉的感觉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身在异地,有一个充满力量的群体支撑着你的话,那一定是老乡。远游的孩子们像脱了线的风筝,有风吹着就去飞,起初的他很孤单,直到他找到了另外一个和他一样孤单的风筝。
我们有一样的方言,我们有一样的饮食习惯,我们有同一个家乡,我们是老乡。
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话虽有些夸张,但却不假。走在校园里,意外碰见老乡,上去说两句话,就能承包自己一天的快乐。受到什么委屈也可以找老乡,用土的掉渣的方言哭诉一顿,再大的烦恼也烟消云散了。
每个地方每块区域都有自己的语言。怀揣着自己的语言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那个地方的人用自己的语言跟你交谈,你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是万万行不通的,所以就有了普通话的由来。普通话很好用,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听得懂,它像是一个可以通用的公式,可以解开任何一个类型的题目,但是他没有自己的特色,毕竟一道题目的解法有很多,不单单这一种。
你闻,方言里面有乡味儿在普通话大力推广的今天,我很难在小孩子的身上听到方言的存在,也很难在他们身上闻到乡土的气息。和侄女外甥们说话也必须用普通话,因为方言他们根本就听不懂,更是因为怕他们听得懂。不知道在何年何月,方言就成了人们心里极力想摆脱的东西。
我们不能去指责这些空缺,因为时代在进步,进步需要代价。
方言是土话,家乡的本地话。家乡的话都听不懂了,家乡也就不存在了。也许我的观点太极端,但是这真的很重要,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它更是千千万万人的根,就像是母亲,就像是本源。源头在,水才能一直流。母亲在,血缘才能一直传递。
你闻,方言里面有乡味儿无论你飘向何方,家乡就一直在那个起点的地方,遥望着,心系着,担忧着,它在等你回头。风筝飞了,方言是那条还在系着的线,无论你飘在哪里,她总能找到你。
家乡不能丢,方言不可无。方言里面有有家乡的味道,它萦绕在你头脑里的故土,难舍难分。普通话推广没有错,方言也不能丢弃,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兼顾方言,才是我们应该认同的观点。
如果说现代化的建设需要一些代价,我想丢弃方言的代价太过惨烈,我们谁都承担不起!
我的家乡很美,我的方言很土,我扎根在那片故土里,我很爱它们,一直,一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