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6条建议,我认为完全是干货,对于这6点,我想详细谈谈我对于它们的理解。
读书其实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但是有些带有任务的形式可能会伤害原来想读书的初衷,或者有些书读过之后过了许久是不是就记不清它讲的是什么了?这些困扰我们来一一破解。
第一条建议:
不要因为没读完整本书而感到内疚。
往往我们读书的过程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没有办法连续的读完,闲置之后就想不起来再去读了,一本又一本的折页,表示我们中止的地方,当整理书架时再翻到此书,难免会责怪自己没有持续下去,半途而废。
其实没有必要这样想,书的价值也是会分散到不同的章节,就算没有全部的读完书,但你已经收获了其中的一个思想,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它们都会偷偷的钻进你的脑子,不经意的一闪就冒了出来。
第二条建议:
可以同时读10本到20本书。
不要只看一本书,它也许不是你这个情绪时看的,在你需要打鸡血时,你可能想看励志类的书。
在你渴望专业知识的时候,也许你要看枯燥的操作手册类的书。
而在你备受打击一厥不振时,你需要心灵抚慰的书。
不要与情绪对抗,根据当时的状态选择不同的书来读。可能会收到到更好的阅读体验。

第三条建议:
隔段时间重读喜欢的书
间隔的重复学习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之前读过的书忘了的情况非常普遍,把自己喜欢的书隔一阵拿出来再读一次,会形成更强烈的印象,因为喜欢所以印象就会更深刻,这个时候你就把书中的精华大部分融入自己的思想中了。
第四条建议:
交叉读书。
跟每二条不同的是,读不同类型的书,历史、营销、财经、在看的同时会产生各种有趣的连接。
历史中的人物事件与营销中的理论有关联?财经报道中的案例可能运用到某个营销概念。
不要偏好,喜欢一类的书就只读这一类的,往往错过许多融会贯通的思维建立。
第五条建议:
对什么书感兴趣立刻就读。
不要把它放在某个读书清单上,到最后忘了为什么这本书当时吸引了自己。
喜欢就马上买来读,那怕是书名吸引到你,那种热情是放下后就被很多事情遮掩住了。

第六条建议:
没必要按顺序读
这条深得我心,以往的经验就是我总是先看目录,然后选择其中最吸引我的那一章节开始看。
当然排除掉小说类的,因为这样的话情节就连接不上了。
当读完感兴趣的那章后,也学习到你感兴趣的东西,反过来再看其他章节。
如果从头开始看,或许会浪费掉许多时间,它们也许是你已经领悟过或是看到过的观点,没有必要花再多的时间来读,绕过去收获更多时间成本。
我再加一点自己的想法。
为第七条建议:
无墨不读书
读书还是需要记读书笔记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多记多感悟,就慢慢变成自己的东西了。
如果不记任何东西,只是读过而已,再多看几遍也达不到烂笔头的功效吧。
你记笔记就是你思考的过程,再加上自己的想法,这是不是就叫输出了呢?
不管如何吧,只要能读书就是极好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