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的作用

作者: 三味之家 | 来源:发表于2020-08-18 22:37 被阅读0次

看到朋友圈里一张图片,国家动物馆科普策划张劲硕博士和一支黑毛白脸的猴类,编辑刻意在张劲硕博士后面加上(左一)。

众多网友对编辑纷纷点赞,赞扬编辑的“严谨”。也有的网友表示长了见识,差点就认错“人”了。

哈哈。当然,这些都是戏谑编辑的。说说风凉话,或者围观一下,或者莞尔一笑,众多生态都有,我也是其中之一。

看完之后,不禁在想,为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这种常识性的错误?

肯定不是能力问题!那是态度问题吗?可是,编辑很严谨啊。那会是什么原因呢?

个人以为,是长期职业化训练的结果,导致了习惯性的思维固化,缺乏了应有的弹性和思考,从而进入到路径依赖的思维怪圈。

我们总说要养成好习惯,其实,这里没有明示一个前提条件,这个好习惯是基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错过了这个时间和空间,所谓的好习惯可能成为桎梏发展的瓶颈因素。

形成好习惯的优点在于固化路径,提高效率,不需思考,直接执行。就像我们身体把很多功能,比如,心跳、呼吸等都交给自主神经控制,不需要也不能由我们的意志主动控制一样。

但习惯也有缺点,比如,缺乏创新,缺乏弹性,灵活不足,柔性较差。一旦养成了习惯,就会在习惯无形的支配下工作、生活,

慢慢随着时移世易,原本的好习惯因为不能满足需求,可能成为新习惯养成的障碍。

因此,好习惯需要不断地跟随时空迭代,优化。

上面所提的国家动物馆科普策划张劲硕博士的案例,可见文章编辑也是深受其害,并在继续维护着错误习惯。那是什么在推动着呢?

组织文化维持着一个循环:人选择环境,环境塑造人,人强化环境

首先进入这样环境中的基本是与环境匹配较高的人;然后,经年累月存留下来的基本都是适应了环境,并被环境所塑造的人;最终,人作为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又在不断地强化着环境加之于自身的影响,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约定,群体效应放大了环境的作用。这套循环影响我们可以称其为“组织文化”。

在组织文化的作用下,人与环境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如同寄居蟹与寄居的壳一样,变得不可分割。但寄居蟹还在不断地选择环境。

人也应该像寄居蟹一样,不断地选择环境,适应环境,同时,利用环境中形成好习惯的正面因素,回避负面影响,共同推动形成不断适应时空环境变化的组织文化。

相关文章

  • 人与环境的作用

    看到朋友圈里一张图片,国家动物馆科普策划张劲硕博士和一支黑毛白脸的猴类,编辑刻意在张劲硕博士后面加上(左一)。 众...

  • 听沈嘉禄讲百年上海及其建筑的故事

    马克思认为人与环境具有双向互动性,人能够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能制约和影响人,人与环境发展是同步的,作用也是同时...

  • 领导与环境的作用

    在家庭里,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身上所有的问题都是父母缺点的放大。 在单位里,员工...

  •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相对于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的否认遗传作用和夸大环境和教育作用的理论,我国系统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专家朱智贤的心理发展...

  • javascript的执行上下文—作用域链 闭包

    js作用域:函数作用域、全局作用域作用域链:由当前环境与上层环境的一系列变量对象组成,它保证了当前执行环境对符合访...

  • 人类与生态文明

    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生物的制约和限制:现时作用,生物能不能生存或生长,生活的质量,长期作用,决定生...

  • 环境的作用

    随着我学习的越来越深入,我越发觉得,人的生存环境真的非常重要,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人的各种各样的想法...

  • 环境的作用

    2019年7月12日 坚持分享第1082天 我们首先来听一个故事,美国华盛顿的一个男孩沉迷游戏不能自拔,严...

  • 环境的作用

    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说的不错。 可是我更想问一句,是什么样的环境让他成为金子的? 他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之前...

  • 环境的作用

    人们常说一句话:三日不见,刮目相看。这句话里有人的变化很快。能力成长变化与自身努力有关,同样也与周围环境有关。孟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与环境的作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jl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