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哲思】

【阅读·哲思】

作者: 挹洗俏月 | 来源:发表于2023-02-06 23:34 被阅读0次

    日期:2023.2.7癸卯年 正月十七 星期二

    备注:Day452

    阅读时长:35分钟

    书名:度阴山讲《菜根谭》之《求而不得,怎能不苦》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度阴山

    原文: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授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梁,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译文: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得了金银会怨恨没有得到美玉,授封王公贵族会怨恨没有授封侯爵,这种人,虽身为权贵富豪却依然有着乞丐的思维;一个知足的人,就算吃粗茶淡饭也胜过珍馐美味,虽身着布衣也觉得比狐裘还要暖和,这样的人,虽然是平民百姓,却活得比王公贵族幸福。

    内容:不知足的人常会不开心,因为心有所求但求而不得。人为什么会求而不得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你所追求的财富、地位,都是向外求。越是向外求,你就越被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向内求”。

    另一个是你所求的,可能是你能力以外的东西。在能力以外,自然就难求得。人的欲望有很多,我们没有必要做苦行僧,视金钱、地位等如粪土,那样太虚假。但是,在实现欲望时,应量力而行,更不能无所不用其极。

    启示:老子说的“知足不辱”,是教我们什么才是福气。

    真正的福气没有标准,福气只有一个自我的标准、自我的满足。

    不知足,是说人的欲望不停止,也不满足,所以永远在烦恼痛苦中。辱与佛教中的烦恼同义。

    “知止不殆“,是说人生在恰到好处时,要懂得刹车止步,如果不踩刹车,车子就失去控制,人命也不久已。

    所以,人要在恰到好处时知止。

    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知止才不会有危险。古圣先贤是告诉我们莫要被虚名所骗,更不要被情感得失所蒙骗,这样才可以长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哲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kx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