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6日,星期一,睛
大概从小家贫,导致对发财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喜欢找各种关于致富的书和文章,发现各说各的因,各诉各的理,有没有用,有多大的用,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一、演讲《贫穷的真相》,演讲者说西方科学家花大量时间和金钱,研究出贫穷的根本原因是稀缺性心态。并在加拿大一小镇上,给那里的居民以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彻底根治了贫穷
二、在另一个演讲《贫穷的真正根源》中,演讲者认为,全世界的穷人都深陷在暴力的牢笼中,穷人就象遭遇一场瘟疫一样,暴力使他们家庭支离破碎,生活惨不忍睹,不安全导致贫穷。
三、又有人列举九大根源告之,原来贫穷是有原因的,一、 总找借口, 二、恐惧,三、拒绝学习,四、犹豫不决,五、拖延,六、三分钟热度,七、害怕拒绝,八、自我设限,九、逃避现实。
还有很多,诸如没有富人思维等等,我相信这都是原因,也相信都可能只是表象,毕竟人相信看见的都是冰山一角,真正起作用的都在海平面以下。
从佛法角度看,只要不是唯一的,就不是真的原因,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开的方子就不可能对症。易经认为,大道三易,简易,变易,不易。一个众所纷纭的原因,一个时灵时不灵的方法,复杂到无法复制的成功,我觉得就只能是小众的,不具普遍性,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相对于不易操作的致富方法,我更愿意接受佛法对贫穷和财富的解释。《坛经》中有这样几句经文: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即人本就拥有无限的智慧和财富,只是被烦恼客尘所遮,不能显现出来,如同镜子,沾上灰尘和污垢,又如看似贫子,却身怀如意宝。只要把镜子上的尘污擦干净,明亮的本性就显露出来,只要把如意宝找出来,就福不谋自至,財不求自来
佛法讲,心能生万法,心想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整个阿含经都在讲,"现法见,离炽然,不待时节,缘自觉知"。想离贫穷的烦恼,是不用等条件的,只要你能觉悟自性,觉悟人本来就是富足的。
当然知道并不等于做到,就如想知道吸烟有害这理,一过耳就知,容易得很,要戒烟就难了。何以如此? 文殊菩萨说过原因: 其力未充,就是下的功夫不够。所以楞严经说:理要顿悟,事要渐除。
说的具体点,佛法讲有十事让人少富足:一、自行偷盗。二、劝他偷盗。三、赞叹偷盗。四、见盗欢喜。五、于父母所,减撤生业。六,于贤圣所,侵夺资财。七、见他得利,心不欢喜。八、障他得利,为作留难。九、见他行施,无随喜心。十、见世饥馑,心不怜悯,而生欢喜。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基于易经的,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又如果说西方文化是基于圣经,是人都是上帝的子民,看中西对比,总有种西方正在爬山,通过研究观察种种现象,来悟道,处于由实践出真知的阶段,而中国文化是处于悟后起修阶段,早站上山头开始由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验证真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