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画过鱼骨图,很多软件都能支持,能做得特别漂亮。这种东西比较适合放到演示文档里,或忽悠新人的时候。但说起来其实就是个树型结构,跟思维导图(脑图)感觉没有太大差别。因为不喜欢日本人,所以王二一直对鱼骨图的用途持怀疑态度。
好象人们总是有个习惯:把简单的东西弄得很复杂,那样显得自己有学问。不穿裤子的云在其小说《天堂里的另一天》里提到了一个论文题目:论古代脊椎禽类动物进化之近代产卵与氢氧化合物在高温下的反应,翻译成人话就是水煮鸡蛋。鱼骨图是否也属这种情况,还是自己没搞明白?正好那天不忙,王二决定重学一遍。
任何问题的发生,总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人们通过头脑风暴找出这些因素,按相互关联性进行整理,并画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形状似鱼骨的图,取名鱼骨图。鱼骨图可以分为3类。一是整理问题型,指各要素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而是结构构成关系。二是原因型,一般鱼头在右,通常以“为什么……”来写。三是对策型,一般鱼头在左,通常以“如何提高/改善……”来写。
1、使用步骤
(1)查找要解决的问题(特性值),写在鱼头上;针对问题类别,选择层别方法;画出主骨、大骨,填写大要因。
(2)分别对各层别,使用头脑风暴法收集可能的原因,尽可能多地列出因素。
(3)将找出的各因素进行归类、分组、整理,明确其从属关系,画出中骨、小骨,在鱼骨上标出。
(4)选取重要因素,用特殊符号标识。
(5)检查各因素的描述方法,确保语法简明、意思明确。
2、注意事项
(1)确定大要因(大骨)时,现场作业一般从“人机料法环”着手,管理问题一般从“人事时地物”层别,应视具体情况决定。
(2)大要因用中性词描述(不说好坏),中、小要因使用价值判断(如…不良)。
(3)脑力激荡时,尽可能多而全地找出所有可能原因,而不仅限于自己能完全掌控或正在执行的内容。对人的原因,宜从行动而非思想态度面着手分析。
(4)中要因跟特性值(鱼头的问题)、小要因跟中要因间有直接的原因——问题关系,小要因应分析至可以直接出对策。
(5)如果某种原因可同时归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请以关联性最强者为准。必要时考虑三现主义:即现时到现场看现物,通过相对条件的比较,找出相关性最强的要因归类。
(6)选取重要原因时,不要超过7项。
(7)绘图时,应保证大骨与主骨成60度夹角,中骨与主骨平行。
王二现在终于有点感觉了,其实从鱼骨图引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问题的分析模型,就是前面提到的层别方法。分析任何问题时都要先决定维度,然后才能不遗漏、有序分析,而不是想起一条是一条。举个例子:如果让我们写出昨天一天的所有活动,怎么写会最全面。如果想起啥来写啥,一会儿就没词了,除非记忆力特别好的,反正这方面王二不行。如果换个角度,按自己的作息为序一件件回忆,比如早上起床、洗漱、吃饭、出门、坐公交……,按这样的逻辑顺序来回忆,效果肯定要好些。所以,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分析逻辑,即见到一个问题应该从哪些维度开始着手。
第二,当然画出来的鱼骨图也是有一定作用滴,对我们准备解决的问题,列出了一大堆的原因。怎么去解决呢?那就需要另一种工具:五问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