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高中语文的师弟因为多争取到一个晚自习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而欢喜,旋即陷入困惑:读什么?怎么读?
我说读《三国演义》呀,我眼下正读得有趣味呢!师弟说,学生们就喜欢《盗墓笔记》《三体》、村上春树系列,他们不爱读名著,头疼!我在心里默默盘算了下,除了《三体》没读(准备买书收藏细读),当年用手机看《盗墓笔记》走火入魔,总觉得一闭眼到处有鬼;高中时蹭校门口的书店主要是为了村上春树;去年陪娃看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事先给她讲魔法世界和麻瓜世界的冲突,得益于十几年前一口气读完的哈利波特系列……可能不在其位不忧其事,我倒觉得这些高中生们阅读品味还挺不错的。你看,《三体》荣获雨果文学奖(堪称科幻界的诺贝尔文学奖),村上春树永远是问鼎诺奖的种子选手,《盗墓笔记》甚至开创了一个新的小说流派,其风头强劲已经持续很多年。
这些作品还没有进入名著系列,或许只是因为他们还不够“老”而已。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姜就是老的辣。当年我读过的村上春树和盗墓笔记,除了当时的新鲜刺激激动害怕以外,如今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再有同类作品,我可能不会翻开。哈利波特系列,主要用来给孩子讲故事用。她对各种魔法和妖怪感兴趣,我记住的,却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比如影射人间官僚体制的国际魔法部,比如邓布利多的记忆盆,比如“爱是这世界上最神秘的无法破解的魔法”……经受了时间淘洗的老姜们,和新鲜爽口的时令小菜们比起来,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有无限回味的空间,有前味,有后味,还有余味。并且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代去读他们,总能读出不一样的况味。这就是名著的魅力。所以,无论是教育部的专家教授,还是老师爹妈们,都苦口婆心地说:
可是,名著有多难读,谁读谁知道。
看起来只是半文言,但晕晕绕绕还不如ABC顺畅;
外国人名字比火车还长,中国小说次要人物都几十个,你确定看名字不会脸盲?
中国小说一言不合就开打,都打完了你闹明白是哪两方?
你晕乎乎看了大半本,才明白女儿不是女儿爹娘不是爹娘?
不然,庞春梅和西门庆唱的哪一出
小红和王熙凤又闹的什么鬼名堂?
你看,左边在疼女儿,右边在认女儿。多么其乐融融的人一幕!不过,西门庆疼的是“干女儿”,所以当娘的(正经老婆潘金莲)吃了醋;王熙凤乱认女儿错了辈分,小红娇滴滴地说:我娘才是你女儿,嫩家是个孙女嘛。——其实,都是丫鬟。古代丫鬟们把主人家叫爹娘。主人亲生的孩子却管他们叫老爷太太。汉文化真是博(套)大(路)精(满)深(满),大清朝的皇子公主们好歹还能叫一声“阿马”“鹅娘”呢!
当然要读,骨头越硬越要啃,老姜越辣越要舔。不如此,怎能彰显华夏文明之后裔?东方古国之少年?那么,怎么读?窃以为,有两点:
第一:暂时搁置阅读喜好,选取中国古典名著,诗词歌赋小说随意,大量阅读,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皆可。不要担心读不懂,因为肯定读不懂。这些东西,都值得一生品读,谁规定非要年少即懂?字不认识没关系,反复出现你总能猜到大意。人物太多你脸盲?没事没事,路人甲本来就不需太留意。双方打来打去没弄懂?管它呢!当你看惯了“大声一喝”,就会觉得如今网络小说中到处充斥的“虎躯一震”是多么恶俗。
第二,用自己的眼睛读,甭管别人说什么。读书如同旅游,重在得趣。一本好书如同一座名山,总有无限风光无限趣味。有人关注高山陡壁,有人关注悬崖飞瀑,有人关注奇花异草,有人关注险峰巨石。而你,可能独对山间的小碎石感兴趣。这有什么关系?莫管别人读什么怎么读。你抓住不起眼的一小点,去思考,去品味,有所得无所得,皆是趣味和收获。有十岁的小朋友读《三国演义》第一章,独对各种王朝异兆感兴趣,对于“巨蛇掉落”“黑雾绕梁”“雌鸡化雄”等小情节,用自己理解的现代科学知识一一去解释,自得其乐,非常有意思。两军对垒,谁和谁打,为什么打,其实他根本弄不清,但是他将双方如何列阵、如何分组、前后夹击、掩杀等战略画出示意图,乐在其中。
所以,你看,不要纠结名著读不懂的问题,也不要纠结怎么读。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延续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血脉,无论世界如何现代,同一种族的思维和民族记忆是会传承的。一切古代史皆是当代史,一切古代名著皆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刘备曾长期遭受出身低微的烦恼,时势造英雄,寒门难出贵子,阶层的壁垒在哪个时代都存在。贾芸走王熙凤的门路,送东西说好话献殷勤,很快得到在贾府做采购搞绿化的大工程。曾做市场做销售的理工男惊讶地说:TM的看来哪个时代都要这样!!
其实读书这事儿,根本不存在“懂不懂”的问题,而是“读不读”。只要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联系现实,读出趣味来,你就懂了。
读之前,希望你说:名著,有啥了不起的?
读之后,你或许会说:名著,真的挺了不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