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失衡的时代,总有些事物被过分关注,而其他事物却被长期忽略。今天我所讲的便是这个问题,被过分关注的是学生,而被忽略的是老师。之所以会谈起这个问题,是因为我的母亲就是一名教师,一名工作在一线30年之久的老教师。她所带的学生遍布全城,分布在各个行业,有的人从政,有的人做生意,有的人回家种地,也有的人站上了三尺讲台……但今天我忽然意识到,她的所有学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毕业后再也没有联系过她,更不要说来看望她,当然得除了有事找她帮忙的主儿。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当我把这个共同点告诉她后,她听后陷入了沉默,然后也没有后话,只是眼角有些忧虑。
近几年来,教育部每年都高度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关于如何提高教学的开展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在保障学习效果不下降前提下保护好他们的天性等,各类教育改革贯穿21世纪,而这一切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诚然,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肯定要以学生利益为重,但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推进器,没有他们的全力奉献,何谈教育,不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他们如何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呢,说句难听的“吃饱喝好了,才好上路”。
人最现实,我们就先说工资。中小学教师从1700元的入职工资,随着职称和工龄的增加逐渐涨到5000元的顶端,这一过程大概需要20多年,当然大部分人20多年后也只能赚到4000左右,这就是教师一生的工资状况。那么教师通过工作赚到钱了吗?没有。那么他们图什么,即便都是楷模,在这个物质丰富的社会,他们也有对优质生活的追求,也有养儿育女、赡养老人的义务。所以,我坚信,每一个教师都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我尊敬每一名教师。
显然物质上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那么心理上呢?人是高级动物,会思考,需要周围环境的认同,教师也是人,他们也有心理认同的需求,总不能一直默默无闻的付出,却等不到学生的回应。但事实确实如此,我反思自己,也发现,我也是这样的学生,没有回去专门看过任何一个带过自己的教师,所以,我明天一定要去拜会一下我的老师们,为他们过去付出的真心作一个回应。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那么,我们每个读过书的人,都该给老师们一些念想,回来看看他们,别让他们的心凉了,这不是几个人的失望,而是一个行业的失望,那么教师的积极性又如何保障?低收入、高付出、零认同的教师如何保持心理平衡?不平衡的事物一定会产生冲突,不和谐的关系必然会重构,一旦教师和学生关系重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回馈找到一个更加合适的责任区域,那么教育事业终将遭受重创,未来学生的教育问题很快便会显现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