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彻晚不睡,去想,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面对这些问题,有些人选择沉溺于思考,试图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然而,正如孔子所言,如果仅仅停留在思考层面,而不去实际学习和实践,那么这样的思考是无益的。
思考是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明确问题,理清思路。但是,思考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收获来自于学习和实践。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获取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取得成果。
《论语》一书以“学而”为开篇,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发问开端。有研究者统计《论语》一书中有64 次提到“学”,其中“好学”就有15处。较为熟知的论述主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学”与“好学”是孔子思想生命的逻辑起点。
《荀子》一书也以“劝学”为开篇,可见荀子与孔子一样注重“学”的价值以及“学”之于“成人”的意义。荀子在《劝学》开篇中借助“君子曰”的告诫,直言“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学”不能片刻停止,“学”永无止境。而后,荀子又以大量隐喻类比的方式,阐释了“为学”之道:“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特别强调通过学习来实现文化知识的增进、德性境界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学记》中以雕琢玉器的人性隐喻,论述学习的根本之道理。认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承认后天学习的价值,人与人的差异源自后天而非先天。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管学什么,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完善自己,是为了自己的受用和享受,这种受用和享受是追求内心幸福的人所追求的精神与心智的满足。
在孔子看来,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只学习不懂得思考就会惘然,空思考不学习就是空想,这就是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还主张乐学,要快乐地学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快乐地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从学习中得不到“乐”趣,就不是孔子所说的好学者,也不是孔子理想的教育,责任不只在学者,也在教育。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是卫臣孔圉,孔子说孔圉所以被称“文子”,是因为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因此,好学不仅是个人独享的乐事,也是在“问”“闻”的交往活动中展开的。他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师的人。我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看出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所谓“学”,即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思”,则侧重于创造性的思考。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既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又要督促他们扎实地掌握已有的知识。只有充分汲取人类文明的已有成果,才能真正形成具有创造性意义的思考,进一步推进我们对世界、对人自身的理解和认识。
学而不思,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化作自己的认识,学得再多,也是一片混沌,懵懂茫然;反过来说,思而不学,就不能吸收前人的知识,也就没有了思的基础,必然流于肤浅。在孔子的眼里,学习的理想境界是学与思的结合,在学中勤于思考,在思考中努力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肓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曾特别警示世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今天的学习,不能停留于学了什么,而应致力于学会什么;不只是需要明确学什么,更应当知道怎样学,要用科学的方法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这个“科学的方法”,就是学与思的有机结合。
思由己出,学自外入;学而不思,则内无自得之明,只是两脚书橱,故迷惘;空思而不学,则外无多识之益,只是井蛙之见,故迷惑。所以学习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只有这样广博的学习、审慎的思考,忠实的践行,才会对人生有所裨益。
从学与思的关系来说,学更根本,不学则无可思。孔子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求之者也。”学是思的前提。不学无可思,也无以思。
荀子以“假物”为例,说明“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者,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利用器具发展自己的能力是“假物”,利用人类积累的知识来发展自己也是“假物”——以书籍为载体的文化。学习就是“假物”,是站在前人思想成果的肩膀上思考。
《论语·子张》载:“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如果能博览群书,志向坚定,恳切提出问题,思考当下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切问而近思”,其“问”和“思”显然就是读书学习时应有的思辨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