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类从远古时代一路走来,最终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成为地球上的霸主,其中最重要的功劳便在于工具的运用。猿人使用工具狩猎、点燃篝火、刀耕火种,开启了人类文明;金属、蒸汽、电力、信息等等资源的运用,使人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技术革命,使得人类上天下海无所不能。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万物互联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使得人类已经超越了原本意义上的“人”,成为了升级版的“人类2.0”,饥荒、瘟疫和战争三座横亘在人类头上的人类历史上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生、老、病、死”等大问题,已正式被纳入了技术的解决范畴。
“人类2.0”的提法源自被称为硅谷布道师和硅谷文化的灵魂人物皮埃罗·斯加鲁菲。他认为,“人类2.0”是指一种被自己发明的技术增强的人类。他在《人类2.0:在硅谷探索科技未来》一书中,选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社交媒体等十项对人类改变最大的技术进行了解析,不但在书中勾勒出这些新技术的未来演变方向和面貌,还对它们对社会和人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些思考理性并充满睿智,既对新科技的发展怀有敬意,却不失批判精神,以严谨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科技的发展历程、商业模式以及对人类的影响,以务实求真的作风向我们传达了对未来科技的准确认识。
知其弊方可用其利
皮埃罗对影响未来的十种技术始终怀着批判的思维。他认为,只有将乐观派和悲观派的观点都放在一起,才能得到关于技术的中肯观点。的确,技术天生具有两面性,火药可以开山劈地,也可以杀人害命;砒霜可以治人疾病,也可以致人死地。过去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上,人类已经制造了各种工具延伸自我,科技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技术给人类发展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毕竟,所有的技术都能杀死人类。强大的原子能量能杀死人类,变质或有毒的食物也能杀死人类,全世界每年的车祸更是不计其数,即便抽烟过度也有可能致命。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都可以在使用技术时权衡利弊。在对物联网技术的介绍中,皮埃罗明确指出他对人类和机器融合、共存问题的担忧:随着传感技术和通信手段的进步,物体变得越来越聪明,物体与物体、物体与人体的交互越来越频繁,这势必会影响到人与人的直接互动,人会变得更加“孤独”。但是,在对物联网科技的展望中,皮埃罗认为,随着微机械和纳米机器人等设备的发展,我们将进入计算机技术与人体内部器官的融合阶段,进入科技与人类交融与互动的新境界。世间许多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必有弊。关键在于我们要正确的引导,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
知其能方可识其用
对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大多数人持有怀疑态度,对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更是知之甚少。皮埃罗指出,区块链的颠覆性在于它将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合同都简化成了一个数学问题。区块链事实上就是一个无需中间商,也不会被扭曲或劫持的数字账本,可以用来跟踪追溯各种信息,还能保证没有人可以在区块链上篡改信息。这就让它的应用超越货币,可以用来记录、确认以及执行各种不同类型的资产和合同,成为“智能合约”。基于以上优势,皮埃罗认为,区块链的技术在未来大有可为。一方面政府可以用区块链记录各种交易和文档,轻易摆脱不必要的各种官僚体系,尤其是官僚体系背后的腐败和贿赂。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颠覆传统产业,比如PeerTracks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让艺术家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作品,消费者可以用一种价值根据供需关系电动的“代币”来购买。皮埃罗甚至还大胆地猜想:科技的发展会让资本主义的未来不是资本家,而是每一个普通人。
知其来方可知其往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都在害怕技术,历史已经一次次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每一次新技术出现伊始,都会引起人们的恐慌,之后却会证明,相比失去的工作,新技术创造了更多的新工作。这背后的一般规律是: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社会产品和积累,进而会开辟新的生产和服务部门,最终增加了就业。皮埃罗指出,新技术会让自己失业的忧虑还有一个原因:想象哪些工作未来会被技术淘汰总是比较简单,而想象技术将创造哪些新工作总是比较困难。因此,人们很容易夸大前者而低估后者。在这方面,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忧虑最深。但是,根据2015年麦肯锡发布的《工作环境自动化的四个基本方面》的报告得出的结论是:“随着体力及知识性工作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至少从短期来看,很多工作会被重新定义而不是被直接替代。”而且,美国劳工部发布的一项研究称,现在65%的儿童长大后,他们的工作都是今天尚不存在的。所以,鉴古而知今,通过历史上技术的变革,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来科技的高速发展之下,人类不会失去工作,而会创造出更符合人类特质的工作。
知其本方知其所图
十年前,我们都希望社交媒体会比少数主流媒体带来更好、更多、更快的信息,我们为“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热血沸腾。然而,当这一时代真的到来时,相信大多数人已经彻底失望。大多数社交媒体提供的“信息”其实只是“八卦”,没有经过调查乃至思考的各种消息满天飞,很多“八卦”往往还能迅速火爆,我们整体得到的信息质量显然是在大幅下降。社交媒体不仅没有带来更好的社交,也没有带来更好的媒体。电脑技术在理论上总是设计出来帮助人们有更活跃和广泛的社交生活,结果却总是以反社交收场。因为它贬低了友谊,它将友谊变成了一种商品,更糟糕的是,它利用友谊来赚钱,你的社交生活最后演变成了某个人的商业模式。归结其根本,皮埃罗指出,社交媒体的生存逻辑很简单:首先将自身变成一种让人上瘾的习惯,然后再摇身变成推销商品的极佳平台,让人们乖乖花更多的钱。这就像以前的烟草行业,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从人们的某种上瘾症中赚钱。
知其短方可防其乱
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视隐私,但却最容易忽视隐私。对于未来技术的发展,隐私的保护依然是个难解的课题。比如物联网。虽然物联网能够终结事物的“不确定性”,让我们能清楚地知道每个人都在什么位置,每个人乃至每件物体都正在做什么。但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很多装置都要具备声音和脸部识别能力。也只有如此才能使装备对我们的要求做出反应。但一个很容易忽略的细节是,这些物体必须一直在线,因为物体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对它发出声音或动作指示,它必须将你所有的声音和动作都记录下来,才能按照指令采取行动。当这些保持“在线”状态的传感器普遍流行之后,我们就无时无刻不处在“监控”之下,毫无隐私科研。过去的电视只能在你看它的时候才有可能“监视”你,以后的“智能”电视则从不间断地“看”着你。无独有偶,社交媒体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更是无以复加。皮埃罗认为,互联网上的商业模式成功的秘诀是:你给我一个免费的服务,我让你监测我的生活。比如,谷歌和Facebook等大公司根据你提供的数据引入广告商等实现盈利。我们都对此一清二楚,但我们使用它们的免费服务时已经接受了这样的交易。我们渴望使用它们的服务,渴望被他们“窥探隐私”,不等Facebook开口要,我们每天就主动上传大量的个人生活信息和图片上去。
当然,技术永远不可能凭空出世,技术永远都是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未来技术的发展也必定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我们只有知道这些技术从何而来、为何而来、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才能沉着应对,利用技术,塑造未来,成为更强大的“人类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