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观前街闲逛,腊月的天,北风刺骨,再热情的叫卖声也捂暖不了冬日的寒意。于是,我决定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坐坐。或许是生性好静的缘故,走着走着,就避开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拐入黑黢黢的小巷,循着橘黄色的灯光,叩响了慢书房的大门。
今天的书房里人很少,只有两位年轻的男女店员,一边煮着咖啡,一边小声聊着天,欢声笑语,似乎也顾不上招呼进来的客人。随意的气氛让我感觉到真实和安心——没人要求我一定要买书、办卡,才有权在此栖留。来者皆是读书人,店长也是重度痴迷的文艺青年,我们在此相会、交谈,因共同的爱好和心性,成就一段至真的交情。几张沙发,几株盆景,以书架为帘,就隔出了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一阵欢快又嘹亮的印度音乐吸引了我。大屏幕上正在放映一部儿童教育电影,片名叫做《地球上的星星》,大概是寓指这世界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空的一颗星星,照耀着一方土地。有的孩子是启明星,冉冉升起,一出场就耀眼无比,让其它星星都失去了光芒。有的孩子是北斗七星,和同伴们一起熠熠生辉。但也有些孩子,则像那最普通的繁星,忽明忽暗,渺小如尘,在漫漫星河之中,似乎少了一颗也不会被人发现。
影片的主人公伊夏,就是这样一颗最普通的“星星”。他患有先天的阅读与书写障碍症,尽管已经连续上过两年三年级,却连最简单的字母都不认识。再容易的英语单词,对于他而言,都是一群敌人在他面前猖狂地跳舞。所有的数字都是倒着写的,似乎观察事物的角度,天生就与他人不同。他确实很不一样,解一道简单的算术乘法题,已经在脑海中想象了一遍驾驶宇宙飞船,带领地球撞击冥王星的场景。最后冥王星被撞毁了,只剩下地球,于是他得出了“3×9=3”的结果,全班哄堂大笑。
在唯分数论的学校教育中,这样的孩子智力是低人一等的,无法为学校带来任何价值,注定是要被看不起的。自卑的伊夏总是一个人,走在街上也会被其他的孩子欺负,并且只能用“搞破坏”的方式来实现一种报复的快感。看到儿子这样不求上进,也不具备和人竞争的能力,父母既愤怒又羞愧。
在被老师轮番轰炸,同学嬉笑一番后,崩溃又无助的伊夏,无比狂躁地把自己所有的书扔进了垃圾桶。他找来自己的哥哥当救兵,代开请假条,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漫无目的地游荡了一天。那一天,他亲眼见识了多种多样的生活:孩童自由自在地玩耍,工人紧张忙碌地劳动,流浪汉消沉地躺在大街上。他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人,只是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新鲜和自由。
无意知悉真相的伊夏父亲,勃然大怒,甩手就是给伊夏一记耳光。母亲则是在一旁绝望地哭泣——老师平日里的反馈,以及今日儿子的表现,让他们认定这是一个没有出息、会拖垮家族的孩子。伊夏的哥哥却与弟弟完全不同:门门功课全优,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是家族的骄傲。两个儿子如此大的落差,令父母难以接受。上帝是不公平的——赐予你幸运的同时,也会让你承受一些痛苦。
在普通学校已经不被接纳的伊夏,被迫被送去一所管理更为严格的寄宿制学校。那所学校好像天生是为一切难以管教的孩子设定的——规矩就是一切。依照校长所言,“规矩、秩序、劳动”就是构成完整教育的基础。所有的孩子,必须按照既定的法则来进行学校生活,根据老师课堂上灌输的注解来回答问题。在这所学校里,老师的教学更为紧凑,一不留神开小差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并承受着跟在原来学校一样的轻视。黑板上的文字和数字,像蜘蛛一样在他面前舞动着,纷乱缠绕,他总是惊恐地瞪大双眼,心里充满不安。大大的字母“S”,顿时变成了一条目露红光的眼镜蛇,火红的蛇信上下来回翻动,发出“咝咝”的声音,仿佛要将他吞噬。
在新学校里,伊夏没有什么朋友,每天回到寝室,面对着冰冷的床铺,说着无人倾听的心里话。他站在床前的穿衣镜前,想要试着像其他男孩一样,绅士模样地打一条领带,没想到忙中却打了个死结,模样十分搞笑。许多个夜晚,他在盥洗室里看着无助的自己失神,发现自己远离家人已经很久,常常失声痛哭。好在拄着拐杖的小男孩罗杰,似乎能理解他的感受,认同他不拘一格的真实,总是陪伴在他的身边。
伊夏的母亲在他离家以后,发现了儿子留下的画本。上面用五颜六色的蜡笔画着他们一家人——威严的爸爸,温柔的妈妈,英俊的哥哥和一个小小的自己。越到后面几页,自己与家人越渐行渐远。妈妈泣不成声——她知道自己这个小儿子其实很有绘画的天赋,但没想到,他会如此深深地爱着他的家人,而现在他们把他放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人孤零零呆着。他们强烈地想要见到小儿子,尽管什么都帮不了。不过,伊夏的哥哥很细心,他一直很了解他的这个小弟弟,特意给他带去了一盒他最喜欢的蜡笔,让他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有意思的是,上面的文字也是错乱的,好像很懂得弟弟的心情。
在新学校生活的伊夏,依然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直到有一天,一个吹着笛子的“小丑”,戴着五颜六色的魔术帽,身披红色斗篷,唱着欢快的歌儿,如蜘蛛侠一般飞降在教室的门前。他叫尼克,是学校新来的美术代课老师,第一天上课,就热情满满地拥入了学生中间,拉着孩子们一起蹦蹦跳跳,随意挥洒着礼物,翘着一撇可爱的小卷胡子,高唱着“大脑解放”和“自由”。孩子们从未见过如此活泼、无拘无束的老师,完全被他热情的魅力感染,忍不住一起纵情欢唱起来。
尼克老师教学风格确实十分奔放,他没有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照着一个标准的模式,画出千篇一律的“好作品”。相反,他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当时的心情,和脑袋里已有的想象,自由发挥。在他的眼里,艺术并非模仿,而在于创新,颜色的选择,笔力的变化,都是情绪的表达。明亮的色彩,是愉快的心情;反之如碰到糟糕的境况,运用暗淡的色调,更显压抑。他也鼓励夸张的手法,将人物事物的特点描绘得更加淋漓尽致,而不是一味要求“标准化”。
所有的孩子上尼克老师的课都很带劲儿,唯独伊夏依旧畏畏缩缩,眼神空洞,神情焦躁。他依然是那个躲在人群后面,不敢发声的后进生,面对自己喜爱的美术课,似乎也没了兴趣和创造力。尼克老师发现事情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样进展顺利。他发现伊夏这个孩子,严重缺乏自信。尽管他脑袋里有许多精彩的想象,却没有办法认识字母,规范地书写数字,自然面对复杂的句子和指令时如听天书。他渴望被理解,但只是受到接连不断的责问:“你每天作业都完不成。你怎么这么不努力?以后怎么和别的男孩子竞争?”但是,事情的真相却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像冰山的一角,永远浮在水面,问题也得不到解决。
他同样也得不到家人足够的关爱,一月一次的探亲日,别的小伙伴都和家人团聚,他的父母却在为大儿子的棒球比赛加油打气,欢呼呐喊——人们都只关心优秀孩子的未来。无助的伊夏,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寝室里,远远望着被接走的同伴们脸上幸福的笑容,无所适从,像只找不着家的小蚂蚁。细心的尼克老师全都看在眼里,他明白这个孩子此刻最需要的不是改变,而是帮助。
尼克老师从火车来到了伊夏家,告诉伊夏父母,孩子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不在于简单的“不努力”、“态度不端正”,而是没有把字认会。但是把文字与图像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发挥想象力,文字就会产生奇妙的魔力,扎根在孩子的脑中。而伊夏正有绘画方面的天赋。把文字想象成某种具体的图形,根据联想把它描摹出来,就会对文字逐渐产生印象,也有了自己的心情感受。想要学习上取得进展,就要帮他重建自信,而父母的关爱和欣赏,无疑最能令他产生自信的火花。而且,即使缺乏阅读写作和考试的才能,他也一样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别样的光彩。因此考试分数低一点,也不代表在整个人生中就是输家。
回到学校,尼克老师用一节美术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了爱因斯坦、达芬奇和爱迪生等名人小时候的经历,他们也患有阅读与书写障碍,被人们认为“不适应环境”。但是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创造发明的领域里开辟出自己的一番天地。画家毕加索,将数字“7”看做是他叔叔上下颠倒的鼻子,他没成为一名优等生,可是奇妙的想象和出色的画功却成就了他——抽象派艺术的天才。他们写出来的字都是反的,如小伊夏一般,但是尼克老师这时拿出一面镜子一照,镜中赫然出现了一行清晰的句子“My name is Ram Shankar Mkunbh”。这就是另一些人的世界,需要换个角度去看,才会理解。多么奇妙!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站了起来,鼓掌欢呼。
尼克老师动情地说,这就是天才的世界,他们以不同的思维看世界,改变了世界的规则。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只有打破规则,才能看到他们眼里那个多彩的世界。其中最受震撼的,当数小伊夏了,他瞪着大大的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仿佛接下来要说的名人,是他自己。他难以置信,这么多人和他有同样的困难,但是他们都取得了成功。他的眼神开始闪闪发光,希望之火在他的眼中开始燃烧。
接下来,尼克老师带领孩子们奔出教室,去向大自然寻求创意,寻找答案。伊夏用几片白菜叶子做蓬,找了几根树枝拼成螺旋桨,用铅笔做支架,搭出了一架“飞机”。当它在小池塘里缓缓游动、滑翔起来的时候,似乎真的有一架飞机正在升腾,冲上云霄。老师和同学们赞叹不已。专注的伊夏,却似乎完全没有听到,依然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新发明,俨然一位科学家。
尼克老师的心深深颤动了。他找到校长,表明对伊夏这个孩子的理解和信任,和帮助他的决心。他告诉校长,伊夏很出色,离一般孩子的成功,只差一个机会。此后,他天天放学后,花上三个小时,陪伴伊夏画画、做游戏,让他逐步把文字和图像联系起来,把颠倒的字写正,把歪歪扭扭的字母写漂亮,慢慢地,伊夏开始能写出一些完整的句子。初尝到学习的甜头后,小伊夏尝试戴着耳机听读英语句子,慢慢能跟着录音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朗读,十分投入。在老师的陪伴和鼓励之下,小伊夏从一开始只能凭着感觉,在黑板上随意写个大大的“8”,到后来可以写在比较小的网格中,直到最后可以在小小的田字格里工工整整地书写,进步让人惊叹。这是了不起的学习经历,也是重新建立自信的过程。
末了,电影中出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镜头,还是小伊夏对着寝室的穿衣镜整理衣装的场景。他利落地穿好西装,整整衣领,熟练地打好领带,认真地梳理着前额上的每一根头发,把它缕得齐齐的,梳得油光光的。他仔细地大量着镜中这个成熟的“小大人”,眼神透亮而自信,泛着些欣喜,一些期待,目光十分坚定。他回味着老师说过的话:“有一群人,他们改变了世界的规则,因为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他们的想法不同,因而被反对,但是他们中出现了赢家,惊艳了全世界。”此时此刻,他仿佛就是那个践行者。想到这里,伊夏的嘴角微微上扬,透出从未有过的骄傲。
伊夏显然已经告别了过去那个容易惊恐不安的自己,告别自卑,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要求与希望。黎明破晓前,他一个人偷偷溜出了门,向前拼命奔跑。他跑到了一望无际的旷野中,跑到了苍茫辽阔的大海边,呼吸天地间自由的空气,感到自己正在变得更舒展、更有力量。
影片的结尾,尼克老师发动全校师生一起参加了一次绘画比赛。整个学校,汇成了一片色彩的海洋,每个孩子都拿起画笔,勾勒出烙印在自己心中的东西,在色彩和想象的世界遨游。画到精彩处,在同伴脸上偷偷画一道,也没人生气,仿佛变得更有趣了。平时不苟言笑,保守传统的校长和学校同事,也被这种欢乐的气氛感染,按捺不住画了起来。回头看到学生手里夸张的画像,老师本来有点恼火,可是看到大大的额头,挑动的眉毛,圆睁的眼睛一高一低,挤到一边的鼻子嘴巴,多像生气时的自己啊!老师看得忍俊不禁,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细腻的观察连声惊叹。看毕,老师觉得仍不太传神,自己主动在画像上添了一颗痣,还忍不住美滋滋地合了影,仿佛那才是真的自己呢!大家仿佛都回到了单纯又美好的童年。
小伊夏因为丰富的创意,在全校的绘画比赛中,画出了最美的星空,也得到了第一名和全校师生的认可。他接过奖杯的一瞬间,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师,尼克老师紧紧相拥,抱头痛哭——他真的做到了,克服了自己的障碍,改变了世界的规则,影响了人们对他的看法,也感动和震撼了原本对他灰心丧气、不抱任何希望的父母。改变的力量是无穷的。最后,尽管小伊夏要离开这里,当他看到自己最亲爱的老师、朋友——尼克老师,还是忍不住拉开车门,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紧紧拥抱这位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重要他人,不愿分开,不愿割舍这段难忘的日子。是这位心怀梦想的美术老师,用热情和真诚,打开了他封闭的心门,给他无穷无尽的力量,让他看到自己的独特和天才,相信自己有克服一切障碍的能力,最终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
尼克老师,显然就是小伊夏生命中的一位“重要他人”。面对令人头疼的孩子,糟糕的境况,他没有立即否定,也不急于改变,而是承认他的优点,给他面对困难的信心。如他对伊夏父亲所言:“你要改善他什么呢?他是个想法尖锐,想象力丰富的孩子,甚至比你我更有天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分、才能和梦想,不比任何人差。”有了信心,才会看到更好的自己,敢于接受更大的挑战,那么事情的结果,也会很不一样。本来没有想改变,只是给他一个关爱和赞赏的眼神,一点一点地靠近他,陪着他,尝试完成许多不可能的事情,最后反而达成了改变的效果。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也见过像小伊夏这样的孩子,无法和同龄人做一样的事,令人着急。他们的困难,不仅表现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也有许多难过的坎。有的孩子,找到从校门口进教室的路,花了大半个学期的时间。有的孩子,听不懂老师的各项要求,上课的时候钻在桌子底下自顾自玩耍,不时跳出来冲你嘿嘿一笑,或是做个鬼脸,让人心惊肉跳。有的孩子,有时候会控制不住留下口水,在桌上胡乱涂抹,让边上的孩子看了十分尴尬。作为老师,看着心疼,心里无奈。但是孩子都是含苞欲放的花朵,只是有些开得早,有的开得晚些,只要用爱心来浇灌,总会收获一片春天。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有时也不能“一视同仁”,用和其他孩子同样的要求来对待他。对他而言,这是一种“摧残”。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只有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鼓励,静静等待花儿开。对他们的家庭,也要表示理解和支持,尊重家长的合理要求。在班级里,我们也要向其他孩子传达和教育:他们只不过是比你晚点懂事的弟弟妹妹,不可以因为他们表现暂时落后些,就看不起他们,说些瞧不起的话,做出欺凌和不友善的行为。对于他们,还是要多包容、多帮助,给这些孩子多一点关爱和信心,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团结、温暖的大集体中,以自己的方式和步调茁壮成长。
想起我们班的小远,长得很可爱、机灵,喜欢模仿大人,数学运算能力也特别强,但是因为嘴角肌肉无力,发音与大多数孩子不同,如果不站在他身边,观察他的动作,耐心听他的描述,根本听不懂他在讲什么。但只要他每说对一个单词,我一定会带领全班小朋友一起大声赞美他。久而久之,小远变得有勇气多了,只要是英语课,就一定能看到他高举的小手。尽管很多单词还说不清楚,只要连起来读就会一团浆糊,但是我还是会装作听懂了似的,连连微笑点头,鼓励他继续往下说。我想,只要他能够一直保持刻苦、不服输的精神,学习这条道路上,希望之火就会长明不灭。
小远妈妈说,自从期中考试考了92分之后,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一定是大声读英语,哪怕有很多都还不会。现在,他每天都会主动跑来找我过关,课堂上听到好听的英文歌曲,还会跟着节奏摇头晃脑,舞动起来,十分投入,学习的尽头甚至超过其他孩子。现在,他的考试成绩基本稳定在90分以上,远远超出了家长的意料之外。我想,如果当初家长对这个孩子不抱希望,我也放弃了他,也许他的成长之路就不会出现今天的惊喜。
遇见尼克这样的老师,是小伊夏和他同学们的幸运。漫漫教学路,我希望自己也能和尼克老师一样,做他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始终怀揣着一颗欣赏与希冀的心,用温暖和善良去守护他们,帮助他们找回自我、发现自我,能够安居在自己的心灵家园中,平静、幸福地生活、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