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科不分家,哲科是一个系统,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前瞻性关系和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需要我们做精密逻辑来证明而不能随便给出结论。
做哲学研究的人一定要有科学素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科学提供最有效的新信息。我们今天是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可信息绝不是知识,信息必须在精密逻辑的整顿之下,才构成知识。
信息是客观的,在经过主观的广义逻辑精密整顿之后,信息才转化成知识,因此知识是主观的。由于科学是哲科精密逻辑的伸展产物,它提供着最有效的新信息增量,从而成为一切新哲学思想得以发生的基础。这就是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因此,哲学是科学之前瞻,而科学是哲学问题的精确化和确定化的临时表达。
尽管科学是对哲学前瞻性问题的精确化表述,但它并不是终极表述,它将在新的哲学前瞻性探求中往前发展,因此科学一定是最短命的东西。因为越高级的东西一定越飘摇,越低级、越原始的东西才一定具有奠基性、决定性和稳定性。
因此哲学导出科学,哲学引领科学。可以预见,当科学消亡那一天,哲学还在,哲学一定比科学长命,就像哲学处在动荡时期,神学今天还统治着人类80%以上是一样的。
因此,科学是由哲学引导而发生的,科学本身内涵的是哲学精神,哲学是科学的前导和前瞻性信息量不足情况下的提前讨论。哲学和科学是一家。
人是世界客体系统的一个组份,人观察万物一定会干扰万物,而且人观察万物是借用自己有规定性的属性施加于外物的偶合产物,根本不能超脱外物,也根本不可能孤悬在外面观察外物,人的感知本身是有规定性的,所以人不可能客观地、孤悬地、外置地考察对象。
因此,一切学术包括一切科学,都只是对象的主观模型,而不是客观对象的真实描述。
由此可见,任何学术都不是真理,它只不过是一脉思绪大信息量整顿型的一个变化方式和变化进程。科学不是真理,这是西方所有科学家都非常清楚的问题。
国内有自认为对科学非常熟悉的学者对哲学大加贬低,认为哲学死亡了,哲学讨论的问题都是伪问题,甚至认为哲学讨论的问题都是胡搅蛮缠。这种表述是对哲学和科学的根本内在要素不熟悉的表达。
只了解科学而对哲学毫无了解的人才会说哲学全都是胡搅蛮缠。
(编辑整理于王东岳《中西哲学启蒙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