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作者: f57b42734ec0 | 来源:发表于2023-08-02 10:50 被阅读0次

    每到中国农历新年,听到此起彼伏的炮竹声时,大家就会联想到古诗《元日》中的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你们知道诗中的“屠苏”指的是什么吗?

    在中国的医院里,我们经常看到“大医精诚”这四个字,你知道它的含义以及由来吗?

    这都与中国的药王孙思邈有关。

    唐太宗李世民赞赏他:“巍巍堂堂,百代之师。”评价可不谓不高。

    孙思邈不但是中国第一个提倡建立妇科、儿科专科的人,而且是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医疗思想的人。他对医德进行了完整的论述,奠定了中国“大医精诚”的医德思想基础。

    孙思邈像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孙思邈淡泊名利、悬壶济世的人生,领略他如何以医技普济众生,以医德兼济天下。

    01贫病交加的童年,立志从医救人

    公元58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自小体弱多病的他,经常要寻医问病,花钱买药,这让清贫的家庭雪上加霜。

    年幼的孙思邈曾患有严重的“风冷病”,治疗过程艰辛而漫长。长大后,他又多次患痢疾,病情严重到白天晚上要上厕所一百多次。所以为了方便上厕所,家人还把床放在了厕所的旁边。每当他饱受疾病折磨的时候,父母总在身旁无微不至地照料。看到家庭因为自己的病而经历这么多的苦难,孙思邈心里十分难过。

    这病痛缠身的童年,让孙思邈有了学医从医的志向。

    之后小孙思邈在对抗疾病之余,发奋图强,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古书,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据历史记载,年少的孙思邈为维持生计,到村里的张木匠家当学徒。但这丝毫不阻碍他成为一名大夫的决心,工作之余,他经常取出随身携带的《黄帝内经》,潜心钻研。

    一天,孙思邈听到门外有孩子的哭声,便前去一问究竟。原来是孩子肚子疼痛了一个晚上,而附近方圆几里都没有医生,孩子母亲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

    孙思邈像

    孙思邈看了看师傅张木匠,得到师傅的点头同意后,就鼓起勇气跟孩子母亲说:“大娘,我读过一些医书,可以看看怎么回事。”孩子母亲看着孙思邈年纪轻轻,将信将疑,但想自己孩子疼得厉害,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只好答应试试。

    这位立志救死扶伤的少年,仔细望、闻、问、切,确认孩子是受寒气导致腹部疼痛。那怎么治疗呢?他环看四周,目光落在一旁的碎木屑上,想起医术书提到檀木有行气止痛的功效。于是,便用木屑和生姜煎汤给孩子喝下。很快,孩子就好起来,肚子不疼,顿时生龙活虎了。

    从此,孙思邈的医术被广泛传颂,越来越多村民慕名前来求医。他一心治病救人,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大夫。

    孙思邈清楚,医术学海无涯,学习理论知识和积累临床实践经验都很重要,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反思总结。他孜孜不倦,更加专心、用心地学习医术,并注意修炼自己的医德,保持无欲无求、济世为怀的初心。

    02无意功名,隐居专心医学

    随着孙思邈救治了越来越多的百姓,他的医术越来越高超,名声传播得也越来越远。但他不为名动,不为利惑,不为禄位所诱。

    唐朝初年,中国南方时不时有瘟疫发生。孙思邈在常州一带,日夜奔劳,抢救瘟疫病人。经过半月的努力,瘟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没过多久,瘟疫又流行起来。为了长期防治瘟疫,孙思邈潜心研制出了一个药酒配方,取名字为“屠苏药酒”。人们喝了这种药酒之后,瘟疫再也没有复发。

    他还把防治瘟疫的药方和炮制方法,书写在一张大黄绢上,挂在屠苏庵的山门柱子外面,以方便人民抄写,流传使用。比起高超的医术,孙思邈这无私为民的医德,更值得被世人称赞。他以百姓生命健康为第一要事,不为个人谋私利的行为,深受百姓肯定和爱戴。

    后来,在中国古代春节,百姓都会饮用屠苏酒。这是因为屠苏酒有调理脾胃、益气温阳、祛风散寒的功效,也为了纪念当年孙思邈竭尽全力防治瘟疫的事迹。

    《千金要方》

    据书籍《孙思邈与千金方》记载,在唐太宗在位年间,长孙皇后病重,太医们都束手无策,于是唐太宗请孙思邈来为皇后治病。

    在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更何况对方是皇后娘娘。所以,他被要求白纱罩面,悬丝诊脉。孙思邈郑重地提出,看病不是儿戏,悬丝诊脉根本无法确诊。唐太宗便答应了他的要求。

    在亲自为皇后把脉后,孙思邈又提出需要观察病人面色。这一举动当然再次受到了侍从们的阻挠。孙思邈说:“看面色,才能百分百确定病的严重程度。药力小了,无济于事,但药性稍猛,性命又会难以保证。”唐太宗虽然很为难,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还是退让允许了。

    在仔细观察皇后气色,孙思邈开了一副小柴胡汤来疏肝解郁。太医们又纷纷表示药性过猛,不适合皇后服用。孙思邈和太医们争论不休。

    最后,唐太宗决定让皇后尝试服用孙思邈开的药。皇后病情随即就有了好转,又经过几天调养,竟然完全康复了。

    因此,在成功救治皇后之后,孙思邈受到唐太宗的嘉奖,被赐予官位。可是孙思邈志在漂泊四方,为人民群众舍药治病,投身到更需要他的医疗事业中去。所以婉言谢绝了唐太宗所赐的官位。

    孙思邈

    公元659年,孙思邈主导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因为孙思邈在这项工作中贡献突出,唐高宗邀请他在朝廷担任官职,不图名利的他再次谢绝了。

    孙思邈多次回绝帝王的征诏封官,是因为在他看来,相比人的生命,名利都是身外物,病人不论贫富贵贱,都应该一视同仁得到医治。如果进宫当官,虽能接触宝贵的医学典籍,但也只能医治朝廷相关人员,无法医治百姓,更无法深入民间广泛搜罗民间秘方,传承医学知识。

    此外,他认为从医者,相比精湛的医术,医德更为重要。他知行合一,不断完善对医德的论述,逐渐形成了中国的医德思想。

    03德艺双馨,用一生阐释“大医精诚”

    孙思邈选择了“济世活人”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他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走遍了深山老林。他走访民间,搜寻药学知识,几十年如一日地不辞劳苦,钻研医药学,并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加以鉴别和修改。终于在公元652年,孙思邈编成了流芳百世的中医学典籍《备急千金要方》。

    关于书名的由来,还有一段历史记载。相传在完成著作的那年严冬,全部书稿已经誊清。孙思邈对徒弟们说:“书是完成了,可是还得写一篇序言,把写书的目的说清楚才行,再说,也还没有书名呢。”他思考了一下,拿起纸笔,端端正正地写了六个大字:“备急千金要方。”还边写边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健康是世界上最贵重的东西,比价值连城的黄金还要珍贵得多。如果一剂药方能拯救人的性命,这所积的功德是远远超出黄金的价值了。之后孙思邈便用“千金”两个字来命名自己的所有医学著作。

    而《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第一卷《大医精诚》,被后世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明确地指出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拥有高尚的医德。这使孙思邈成为了中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也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在完成《备急千金要方》之后,还不满意,认为医术论著还需要完善的地方。于是他继续长途跋涉,搜寻查阅各类先贤的论著。约30年后,已经一百岁的孙思邈,又把后来所收集到的药方,编成了另一本书, 名叫《千金翼方》。这两部书是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相并列的杰出医书,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全心全意医治病人,并毫无保留地传承自己的毕生医学知识。他用自己的人生,完美地阐释了什么是医德的“大医精诚”。

    根据史书记载,公元682年孙思邈寿终正寝,享年101岁。 而有后世学者经过多方史实资料的研究,对他的逝世的年份有不同见解,有推断为125岁或141岁逝世。但因年代久远,也无从考究了。

    04小结

    孙思邈一生扶危济困,他提倡对病人 “华夷愚智,普同一等”,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医学大家。

    孙思邈墓

    孙思邈曾说:“胆量要大,心思要细密,智谋要周全,行为要端正。”他把自己投入到最艰辛的救死扶伤事业,而以最仁慈之心面对需要他的病人。他的百岁人生,不但有长度,也充满了温度。

    这样的人生何不是高质量的人生呢?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在帮助别人,为人类谋福祉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成就了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xp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