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开家族微信群,看到小姑又发了一组爷爷奶奶的日常照片,其中一张,爷爷俯身注视着瘦小干枯的奶奶,满面怜爱,满眼柔情,下面的评论赫然在目:爷爷最伟大之处就是爱奶奶。——而此时的奶奶,早已患老年痴呆多年了。
是啊,爷爷奶奶90多岁了,从十几岁结发为夫妻,至今,已携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当真应了《诗经》中的那句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我的印象中,爷爷是一位嗓门洪亮、热情爽朗、走路带风的人。在80年代的时代大潮中,也曾叱咤风云过,在我们当地也算是一号德高望重的人物,而奶奶却是沉默寡言,安静内向的,每天就只是不停地干活默默地操劳。可是正是这样的个性差异,却造就了他们之间奇妙的和谐。
不论爷爷在外面如何春风得意,也不论爷爷在儿女面前如何颐指气使,回到家中,到了奶奶面前,却顿时百炼钢化作绕指柔。文人形容夫妻关系好,常用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典故,而普通人则说得更直截了当:一辈子从没红过脸。而据我有限的人生经历,能够称得上这一点的,似乎就只有爷爷奶奶了。
据说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和他的夫人张允和女士,一生伉俪情深,晚年更是每天上午饮清茶,下午喝咖啡,而且讲究要“举杯齐眉”,其相爱相敬,真是羡杀旁人。
我的爷爷奶奶没有多少文化,没有才子佳人式的雅兴,更没有“生活要讲究仪式感”的文化自觉,但在这生活细节上却也毫不逊色。爷爷奶奶一辈子勤劳节俭,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喝点小酒,几十年如一日,每天中午头上两人都要对饮上一小杯,有时,就着一盘花生米,或是一个凉拌黄瓜,有时则是一盘爷爷最爱吃的猪头肉。这幅场景,虽然没有张允和周有光夫妇举杯对饮的雅致,却也是其乐融融,更具平凡生活的真意。
老一辈人,尤其是普通劳动人民的爱情,是含蓄的,平凡的。那个“爱”字是从来不会说出口的,但却是深融在人生的长流中,闪现于生活的细节里。我记得苏童的一篇小说《老爱情》中就描写过这样一对老夫妇,平日里看起来平淡无奇,可是那种相濡以沫的感情却因生死与共而感天动地,具有了某种神秘的力量。
而我的爷爷奶奶,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曾生活在中国最动荡最饥饿的年代,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听爷爷讲述那过去的故事,尤其是他把全家从老家,从死亡的境地中带出来的历史。伴随着爷爷声情并茂的讲述渲染,我的眼前好像出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几十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家老小背着全部家当离开笼罩着死亡阴影的家乡,小脚的奶奶和太奶奶也肩背手扛,连当年刚刚十岁的我的父亲也背着一口小锅,在爷爷的带领下徒步跋涉上百里来到这片军垦农场讨生活。当时除了已招工的爷爷,全家人都是黑户,没有工作,分不到口粮,奶奶二话不说就一个字“干”,开荒种地,养鸡种菜,粮食不够就采集野生的黑豆当干粮。一方面一家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另一方面爷爷跑上跑下,喻情晓理地到处求告,终于迎来了美好的转机。
最终,一家人在这片异乡的土地上扎下根来,并繁衍得枝繁叶茂,分外繁盛。
现在,奶奶得了老年痴呆症又瘫痪在床,连儿女几乎都不认得了,却只认得爷爷,那个相伴她走过了70多个岁月的人。而爷爷对奶奶更是不离不弃,照顾得无微不至。
记得去年春节,奶奶得了重病,连着几天水米未进,爷爷急得放声大哭,他对儿女们说:“这一辈子遇到那么多难事,我都有办法解决,现在你娘吃不下东西,我真的是没招了呀。”
后来,九十高龄的奶奶竟奇迹般的康复了。
自古人间多怨偶,有多少人能做到“一生一世一双人”呢?尤其是老一代人,都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可能在掀开盖头的那一刻才第一次相见。所以才有了鲁迅、郭沫若式的逃避和拒绝,才有了胡适式的风流一生。即使是自由结合的现代男女,因过于自我的现代意识和功利现实的爱情观,也产生了太多的爱情婚姻矛盾,所以已走过金婚的乔羽夫妇才道出了这样的婚姻秘诀:忍,一忍再忍。
可是,我在我的爷爷奶奶身上看到的却完全不同,他们的感情似乎是水乳交融、自然天成的,好像不必经营,无需解释,只要走到了一起,就笃定地一生一世地走下去。不去算计谁吃亏的少,谁付出的多。正如张允和对当年的穷小子周有光说的那样:如果你不能给我幸福,那我们就一起创造。
不过,也许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吧,他们遇到的,正是那个对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