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宁德文史
宁德古田倭蛋面的传说故事

宁德古田倭蛋面的传说故事

作者: 宁德城市资讯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20:46 被阅读0次

古时候,有位客商到古田来做客,亲戚作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倭蛋面招待他,客人吃得津津有味,竖起大拇指称赞道:“真是好吃,只是搓工大。”客人头一遭吃到这滑顺可口的倭蛋面,也未曾见过怎么制作而成的,以为是用手工搓成的一条条面食,因此才如是说。至今成为一句口头禅。

相传明朝年间,倭患倡厥,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地区,从倭国传入的芋头,大东人俗称倭蛋。当地有句口头禅:“傻人喜食倭蛋,智者爱吃萝卜。”有位乡人,因为喜食倭蛋,乡人取外号叫“傻福”。古书上对倭国的介绍图片及文字说明:即倭国王暹羅国, 东南大海中依山岛居九百余里,专一沿海为寇生活,固呼倭寇。当地人用饭甑蒸饭,饭甑底下煮倭蛋,饭熟倭蛋香。有一次,傻福母亲蒸饭后涝起热气腾腾的倭蛋。喜食倭蛋的傻福,顺手拿了一个倭蛋,用手一捏,就往嘴里送,囫囵吞枣地想吞下去,倭蛋卡在咽喉上,烫得他在地上直打滚。母亲见状,忙用手指往傻福嘴里抠倭蛋,终于被抠出,但傻福喉咙却被烫伤。      

自从出事后,傻福谈倭蛋色变,曾经有段时间连见都不愿见到,但心里还老是惦记着、琢磨着如何变通着吃。有一年,正逢秋收时节,傻福看见一位婆婆用蕃薯粉和着蒸熟的蕃薯作面团,制作蕃薯饼。得到启发的傻福回家后,也学着用蕃薯粉和着煮熟的倭蛋作面团制作倭蛋饼。蒸熟后的倭蛋饼晶莹剔透,清香扑鼻。他深知不能再犯上次的错误,等到不热时吃在嘴里,顺滑柔软可口,一家人也爱吃。母亲却说,万一人家吃了也噎着该怎么办,于是,傻福又陷入沉思。

一天早上,他见家家户户都在切蕃薯米,灵机一动,回家后立即制作面团,分成小块,待汤开后,用“蕃薯切”将面团推切成圆条状,垂入滚烫的汤锅内,边切边煮,伴以芹菜等佐料,煮熟的倭蛋面从汤里浮起,成晶莹剔透的澎涨面条状。真是望而生津,软嫩滑爽 ,沁人心脾。家人及邻居也来品尝,都十分喜爱,赞不绝口。从此,倭蛋面为闲时节日呼朋唤友即兴而作的"喜乐面”。

爷爷生日那天,全家五代人到齐,傻福特地从地里挖了几株芋头。有母芋、子芋、孙芋、曾孙芋、玄孙芋刚好五代芋。于是,傻福将大小倭蛋煮熟和面团、杀鸭子制作鸭子汤、然后向热汤里推切倭蛋面,一锅倭蛋面终于煮熟,全家人吃着长长的、热气腾腾的倭蛋面,预示着合家大团圆,幸福美满、和和美美、长长久久。从此以后,这个可口的小吃在古田流传开来。每当亲戚朋友来临,或逢年过节,总要做一锅倭蛋面,然后大家围在一起,享受着美味佳肴,其乐融融。

▍内容来源:地方传说石山缘等宁德城市资讯编辑完成

▍图文编辑:宁文策划

相关文章

  • 宁德古田倭蛋面的传说故事

    古时候,有位客商到古田来做客,亲戚作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倭蛋面招待他,客人吃得津津有味,竖起大拇指称赞道:“真是好吃,...

  • 宁德古田昆山的传说

    很久以前,古田昆山大山脚下住着尤家五兄弟,因父母双亡,十五岁的长兄肩负起抚养四个弟弟的重担,天资聪明的长兄放弃了学...

  • 宁德古田白岩洞的传说

    在古田县凤埔乡有一处“仙境”——白岩山,民间流传法术高超的齐天大圣王祖殿“白岩洞”就位于该山深处。从古田城关出发,...

  • 宁德古田程际村村名传说

    相传古代的程际村,余氏祖先还未定居这里,这里也没有正式的村名,有的只是吴厝里水流淀陈厝下黄井头等名称,这里散落地住...

  • 宁德古田鹰嘴岩的传说

    昆山最像样的一处石景,那便是鹰嘴岩,鹰嘴朝西,与顶峰浑然成鹰首,峰侧两块隆起的山脊形似鹰之两肩,远望山体,象一只巨...

  • 宁德古田那些年的李谢灭倭牺牲之事

    康熙年间,邑人王天行苦于“岭道崎岖,不便通行,劝募垦辟,遂成通途。”他还在岭道两旁栽种树木,以荫行人,“人皆德之”...

  • 探寻宁德古田(上)

    还未认识紫粒子前,我只知有个古田会址,竟不知宁德有个古田,因盛产各种菌类,也称食用菌之都。 听紫粒子说这里寒假可看...

  • 探寻宁德古田(下)

    金翼之家是中国家庭制度的一个研究地点,因人类学的厉害人物林耀华先生的经历而出名,林耀华先生将这里,也就是他的家乡作...

  • 宁德古田不为人知籴米的传说

    当年.朱子来来往往于魁龙书院和溪山书院讲学,中途常在一家小店歇脚,.一天中午.朱子到这家店里吃?不巧.店里没米了....

  • 问题出在谁身上?

    上午,在古田东站买了10点10分去宁德的车票,发车时间已经到了,而车却停在对面的太阳底下暴晒,却不肯开进阴凉乘车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宁德古田倭蛋面的传说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zz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