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吴军老师《见识》中好好说话这一主题。也就是我们做事情讲话一定要遵循四个原则。这四个原则也适用于辅导孩子。
第一WHY:要明白讲话做事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自言自语把想说的话说完,而是考虑听众是否听进去了,让听众接受我们传递的信息。
其实我们辅导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掌握知识和方法,但很多时候以自己生气着急收场,有一次教四岁的孩子写数字2,孩子写了不止10遍,但依然写得不像,这时我们的耐心在被消耗,语气也越来越重:
这么简单的数字,你怎么还不会,
告诉你要认真写,你脑子去哪了,
人家谁谁都会加减法了,你连个2都不会。
…………
这些话对达成辅导目的百害而无一利,让自己更焦虑,让孩子更不知所措。
所以下次辅导前先问问自己,我怎么辅导会有助于达到目的呢,也许会避免一辅导就大吼的局面。
第二WHO 讲话做事需要考虑听众是谁,要根据听众知识水平与专业背景不同做不同的准备工作。
孩子天生爱游戏,听故事,如果你也是那种做事一板一眼的人,在孩子眼里认真但严厉,就可能需要好好想想如何让孩子快速进入状态。也许讲个故事,做个游戏就更容易启动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比如认字改名为喂刺猬游戏,学英文改为讲故事。
第三HOW MANY:切忌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很多内容,要把一件事说清楚就行,一般演讲的时候一般不超过三条。
人间烦恼来自贪嗔痴,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多学一点知识,明明只学5个单词,后来无故再加几个,说好只学习五分钟,结果得学10分钟,明明说好只学习语数外就能玩,结果一看还有时间再临时增加一两个项目,导致孩子不再信任家长,而如此多的知识孩子可能也消化不了。
第四WHAT:切忌哗众取宠,要在内容质量上下功夫。任何人都要有责任保证信息按时,准确的送达对方,而且对方确实明白了他的意思,也就是说信息发送之后呢,要确认对方收到信息并且理解你的意愿。
我们宁可少做点事情,要让每件事情都产生该产生的效果,也不要为了完成任务不讲究效果而做一堆没有用的事情。
就辅导孩子而言,教了不代表学到,为了让孩子内化知识,对我感触最深的是三步法:
1 你教,孩子学:比如学某个字,你先正确示范,孩子专注跟着学
2 孩子做,你看(鼓励式矫正):孩子念或写某个字时,家长要看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比如某个偏旁写的好,某个地方笔顺对,接着再演示一遍。
3 孩子独自做或教:当孩子练习多次后,让他试着当小老师教家长。
你在辅导作业方面哪些心得,欢迎留言一起交流,VX:qionggegeyu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