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见无数人感慨:这班上得真的是太痛苦了!无数个痛苦的理由,又没有离开的勇气,工作变得很被动,成为了只是谋生的手段。
在中国,基层职员的工作几乎都是大量而琐碎的,每天重复着机械似的劳动内容,即便表面上内容有所变更,也是几近相同,而你要调岗或是离岗,需要勇气、人脉以及能力,几乎是不可能轻易脱离现有工作内容,而多数抱怨工作痛苦的人都是懒得跳出死水的青蛙,图一时安逸而忍一时不快之人,毕竟都是平凡人,难有短期建树及现实高回报可以激励你的工作热情。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工作的本身带有 “劳动的负效用”。就是说,劳动给人带来的效用是负的。越劳动,人越痛苦。正因为劳动很痛苦,老板才需要给工人发工资。这种现象在经济学就叫做“劳动的负效用”。这种现象或者说法是有别于马克思的“各尽所能”论,不过,我个人并不赞成马克思的“各尽所能”论,读过我写的《在世为人》的话,就应该知道,我这人,永远认为人性本恶,只是,我们不断洗涤自己的思想后,开始,尝试向善,而事实上,每个人的底线利益若是碰触,几乎没有向善的能力,只是这个底线,每个人均不同,但通过思想洗涤,可以不断自我调整底线,这是成长模式,这里不予深入讨论。
不过,也有一部份的人能在工作中找到除了谋生以外的快乐,首先,你得认识到谋生可能看上去不伟大,但它却一点也不卑微,也不可耻,它就像睡觉一样,是你明天可以从容而有余力地应付世界的必要手段。其次,你需要分辨你的工作是否能带来谋生以外的,这些快乐是否值得你为之付出。
第一:等值的报酬,足以让你及你爱的人带来快乐和满足。既然是谋生,你的工作如果连你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即使,你再热爱,你的环境,也使你忧愁。
第二:可以让你有一定的突破,人是很有意思的,我身边有个朋友,每天24小时,至少有14-16小时在不断工作,你给她信息或电话,她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所有的人都觉得太累了这样,但是,她只要一工作,就散发满满的热情,后来,我发现,她不断重复的工作看似没有什么不同,但每天都会有一点回馈及惊喜,告诉她,她的工作一直帮助她进步,因此,你的工作也是一样,能发挥你的长处,让你每天有一点点突破,你就会很快乐。
第三:可以给你情感慰籍,工作上究竟有什么情感慰籍呢,这个我可以举很鲜明的例子,一个孩子到你手上哇哇大哭,如何也不愿和你共处一室,可是,慢慢的,她开始喜欢你,用甜糯糯的声音夸你,纯粹得爱你,想尽办法讨你喜悦,这个就是情感上的慰籍,这个慰籍基本上只有人能給予,工作伙伴的赞赏,领导的肯定等都可以算在内。
第四:给了你生活的自由,你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12小时,除了工作以外,你还有很多时间可以不工作,做你喜欢的事情,看你喜欢看的书,这些就是你工作带给你的自由,体制内的职员多数会比较自由,这也是公务员招人热捧的最主要原因,因为,轻松,相对自由。
第五: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能带给你热情,让工作成为你生命一部分的原因,这个就是爱工作,我不是写心灵鸡汤,如果你的工作恰巧符合以上内容,而且,工作内容是你十分喜爱的,比如,你喜欢看书,如果你有一份工作可以阅尽天下书,且有小茶饮饮,恭喜你,这是你的禾场,你必定赢得你的工作。12小时不离开都是幸福的事情,而你的上司就会看见你工作热情高涨,特别喜爱你,你能青云直上是迟早的事情,这只是个例子而已,毕竟,还有很多人把爱好变成工作之后,只有痛苦,比如那些作家,天天码子后抱怨,上辈子一定偷了国家的粮仓,因此要用无数字来还,这是笑话,随便理解一下即可。
其实,说了这么多,终究也不能有一句万能咒语让你喜爱你的工作,不过还有一个办法,我们可以这样想:
建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是专利局的小职员。发现和命名氧气的化学家拉瓦锡是法国的总税务官。写《城堡》的文学大师卡夫卡白天在银行上班。
你不是大师,但你完全有能力,不让你的工作影响你,将生活与工作分开,做好本职工作,用尽热情生活,也许,有一天,你也能在工作外挖掘更多你的人生金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