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娱乐圈
致说相声的博士两口子:别后悔站在郭德纲面前

致说相声的博士两口子:别后悔站在郭德纲面前

作者: 雷池果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22:06 被阅读180次

    说是一封信,但毕竟是篇文章,就不加称呼了吧,感觉怪怪的。反正现在“说相声的博士夫妻”,除了你二位没别人。关注到现在了。时间有限,来不及把所有新语相声以及你俩那三本书看一遍,但还是忍不住说点个人浅见。有失偏颇之处,欢迎拍砖。

    你们的表演在《相声有新人》第一季第一期里隆重亮相了,你们可能没想到节目展现出喝倒彩的人比真心鼓掌的多。更没想到接下来每天都有负面文章往外冒——有人猛拍砖,有人划界限,有人刨八卦,有人翻旧帖。这种现象至少说明一个事实,就是交大博士的“公式相声”成为了热点。你们会因此走红,只是这走红的方式可能不如你们所期望那样。

    各路作者们有分析心态的,有挖掘动因的,有贴标签说是民科的,还有上升到分析整个知识分子群体的。因为写文章的大多数也是知识分子,无非也在做知识分子最擅长的事——“从具体的现象中提炼抽象的规律来”。

    那些帖子我都看了,反复看了很多遍,就跟看你们的节目一样仔细。说真的,心里很难受。作为一枚业余从事十几年小说创作的理科博士,我很能体会你们的初衷和站在那个舞台上的心情,也能明白那些网络上司空见惯的不友好文字会给你们带来怎样的冲击。你俩在交大读书时我在那里当老师,和你们不一个学院,不认识你们,更没教过你们,但广义来说也算师生,所以对你俩除了理解,还有心疼。

    这次不是你们第一次参加综艺节目,猜测你们在嘉宾中属于比较配合的那种——叫你怎么演就怎么演,对不?真人秀、现场比赛之类的综艺节目,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戏剧——有主题,有剧情线,有角色分配,有热点侧重,每个人大差不差都按照剧本来。展现自我不重要,重要的是展现节目组需要你们展现的东西。

    这次《相声有新人》节目,摄像头捕捉的不仅是两位召唤师的一举一动,还有每位选手的一言一行,否则何必人人挂着耳麦?最终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节目,是所有原始镜头经剪辑后的有机组合,跟影视剧拍完都需要后期制作一样。比较糟糕的是,段子好不好笑且不论,节目中被展现在观众们面前你俩的形象,是倨傲无礼、眼高手低。

    你俩在现实中是这样的人吗?我看未必。人是复杂的多面体,谦卑和骄傲共存,理性和感性并行。就像一个水桶,你说它是圆的还是方的?把光从上面打下来,投影是圆的;把光从侧面打过去,投影是方的。只根据投影来判断的吃瓜群众们一定会掰扯很久,谁都有道理,谁都对,不过只对了一部分。

    很遗憾,虽然片面,对的那一部分,也总还是对的。剪辑有倾向不错,但背不了所有的锅。好在这一点你们已经意识到了。

    我看过你们两口子在新年晚会上的相声表演,严谨一点说,作为高校新年晚会这个级别演出节目之一,你俩的相声真心不错——氛围和谐,受众合适,包袱怎么抖都觉得逗。

    去年在《我为喜剧狂》上你们那个节目也挺有意思,只不过那不像相声,更像小品。搁在高校舞台随便哪个晚会,一定大受欢迎。

    高校其实都差不多,我博士毕业的高校在上海东北角,也跟交大一样,离地八丈,气场十里,人口众多,材质单一,妥妥的象牙塔标配。塔里主要特色就是做科研。科研方面,只要是某理论原创第一人,那就是公认专家。至于原理是不是经得起推敲没关系,只要文章能发表,故事能讲圆,经费能拿到,理论能闭环。大家都是理论创造者,务必会互相理解和支持,不质疑,不拆台,见面相视一笑,心照不宣。即使有challenge,也都点到即止,面子留得足足的,一般不会撕破脸,宽容永远在线。

    长此以往,举目四望,漫山遍野玻璃心。怕就怕,等某天去到塔外的世界时,揣着一颗玻璃心,却再也遇不到塔内那样的宽容度。


    《相声有新人》的第二期也播了。现在说相声的博士也不少,第一个亮相的是一对清华博士,卖点之一是“说相声的博士也有正常人”,这一脚踩得真扎实。他俩基本功也扎实,节目确实不错,通过了。他们也送了评委礼物,但送得巧妙:礼物设计精致,言语相当妥帖,都是加分项。第二期末尾亮相了一个北大的博士,据说“理工哏”创始人。

    这说明现在社会真的多元化了,跨界或改行的比比皆是,读什么却不做什么再正常不过。就说说我自己吧,从中学就喜欢文学,但高中时课业强项在语文和数理化,政史地都是中等偏下水平,高考只能走理科,但对文科的热爱没减过。高中和本科期间写杂文,读研期间开始写小说,一写就是十几年,产量不算大,笔也没怎么停过,实体书连同电子书,攒了四本。

    我也考虑过要不要把这多年爱好变成主业,但如果真决定改行,在文学这个行当得从头学起,因为业余和专业立场不同,要求必定不同——对票友和京剧演员,观众要求能一样么?我要给学生上课上得像讲故事,学生都爱听,能拍巴掌各种喝彩;我要给人讲故事讲得像上课,估计讲不了几句就会被乱棍打出。

    不管多热爱,不管热爱了多久,哪怕出了好几本书,这个行业对我仍然是全新的,我在里面仍然是菜鸟级别。遇到但凡在这行沉浮过的,不论长幼几何,建树有否,都是前辈,都要躬身请教学习。

    提起“博士”,好像挺稀罕,因为拿到这学位的毕竟是少数人。但我写作以来,特烦有人说我是博士。出第一本书的时候,小编让写自我介绍,我横七竖八写了一堆,都和学历不沾边。写小说跟我专业领域没有半毛钱关系,就算男女主角的职业在这个领域,也是从文学角度去刻画塑造人物形象,专业知识的唯一用处在于在个别情节设计时别闹笑话。

    读博士对跨行有没有用?学位本身没用,为攻读学位吃过的苦受过的训练兴许有用,但这也因人而异。最怕固有的科研思维成为融入新行业的阻碍——若真如此,不如归零。

    真正爱一个行业,想进入这个行业,就必须去了解这个行业,抛却自己这一路走来所有成见和成就(假如有的话),带着敬畏之心开始起步。完全倒空自己的杯子,才能装入新货。若想在这个行业创新,还得充分了解自己想要改良甚至批判的东西。惟有了解,才会正确评价,才有改良的前提,才能逐渐加入自己的特色。

    若只“按图索骥”,去找一匹马都难,何况转一个行业?

    在去年《我为喜剧狂》上,苗阜对你们说了一番颇有深意的话:

    “大学生校园里面有一批这样的人,他们想象力非常之丰富,欠缺的是舞台表演经验和技巧。(比如)你们二位拿这个理科的方式(来说相声)。因为我是汉语言文学博士,我不是理科的,在我的眼里,相声是什么样子:一要上人见喜,二要善扮男女,一人一台大戏。相声更得胸藏锦绣口吐华章。知往古,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不敢说尽皆知之,也初窥堂奥;晓来今,国际国内时事新闻,不敢说全盘掌握,也得知之八九。还要尊重传统:大笑话小笑话反正话俏皮话打灯谜猜字义,你得信手拈来;还得与时俱进:发微信刷微博APP大数据你得运用自如。更得心正意直、戏而不虐。相声虽为小道,但其中大有深意,让人笑过之后略有所思,方为相声者!”

    看得出苗阜是真正爱相声的,也是想把相声发扬光大的,他肯定你们为相声所做的一切,然后让你们通过了。但他也实话实说:你们不是相声演员,只是“相声爱好者”;“从业务上,肯定过不去。”

    于是在郭德纲面前,你们果然没过去。郭德纲不像苗阜那样语重心长,他很直截了当:“你们那一套,在这个舞台上,行不通。”

    你们不服气,说后悔参加郭德纲这一组。下来之后对记者说,有些段子从头到尾没人笑的,居然也过了。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不管段子好不好笑,《相声有新人》中那些通过的选手,说学逗唱基本功都相当扎实,台上一站,四平八稳,不晃不摇不打颤;开口一说,字正腔圆,不浮不粘不含糊。这可都是长年累月一点一滴练出来的功夫,也正是你们欠缺的。

    你们大概会问,这有用吗?能逗笑观众吗?当然有用。做到这些,才能做到你们所激赏的苗阜老师所说相声第一要素“上人见喜”。

    你们可能看不上现在的传统相声,认为它需要改良和创新。那么就把传统相声看作敌人好了——你想要打败谁,也要事先把它彻彻底底了解清楚,这样才能有抓手去打败,对不?

    你们说过,希望各行各业零基础的人都能说相声。有梦想很好,但再好的梦想也需要现实去充填。

    别后悔站在郭德纲面前,别后悔被他呛得抬不起头。如果你们真的热爱相声,就该把这个经历看得比那些有鲜花掌声的经历更宝贵,最有价值的经验往往是从反对你的人那里学来的。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喜爱十几年、参加四十多次综艺节目、出了三本书、加入曲艺协会,也只能证明你们是一对卓越的“相声爱好者”。要想成为真正的相声演员,恐怕得走出象牙塔,抛掉玻璃心,从最最基本的事做起——别怕低到尘埃里,那是会开出花的。

    但愿某一天,能看到你们作为真正的相声演员站在舞台上,带来独具特色的作品。

    郭德纲在《相声有新人》第二期里意味深长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没有温度,却非常实在;

    “你只有成功了,才能证明你的一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说相声的博士两口子:别后悔站在郭德纲面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dr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