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孤独

作者: Nemia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00:45 被阅读0次

    无论你是谁,在看到这篇文章并准备看下去的时候,请先深呼吸。

    我将要做出一个描述,请你继续深呼吸,然后将大脑所有的想象能力都准备好。

    深呼吸,闭上眼睛三秒再睁开往下阅读。


    【无效的社交】

    别急,先深呼吸。

    想象当你在一个群体里的时候,你是否有时候感觉到自己开始变得格格不入,仿佛无法容于任何一个小团体。你很努力地想要靠近一个团体的中央,并且试图融入进去。你开始示好,但是你仍旧没有得到你对朋友们付出的相等的关心。也许你开始变得焦虑,你发现你的朋友们似乎都没有把你当成真正的朋友,而是各自组着团嬉笑打闹。你感到被抛弃,这种孤独感从骨骼深处开始蔓延,直到你的灵魂底层都感到了寒冷。呼吸凝在喉咙里, 说不出的滋味堆积,终于从每个毛孔忍不住漫溢出来。积雪的冬天被身上的温度融化,你感到自己仿佛被关在了哪个牢笼里,也发不出抗议了。

    如果你对以上的描述深有同感,那么也许你已经陷入了无效社交的圈套里。研究表明,社交关系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人们被孤独感侵扰的程度(Hawkley, Hughes, Masi, Thisted, & Cacioppo,

    2008)。这种无影无形的负能量会沉默地影响着你的生活方方面面。更有研究者说明,孤独感与社交焦虑,身体不适,焦虑失眠,社交障碍和抑郁都有正向的关联 (Diba,

    2012)。当你在意识到进行无效社交的同时,孤独感升到了顶峰。如果你看到了这里,请你抱抱自己,每个人自己也拥有拥抱自己的能力。


    【有效的社交】

    人作为一种社交生物,本能地寻求着同类的温暖和理解。只是因为内向,和外向的区别,人们在社交上的主动性就大相径庭。在一般的刻板印象里,外向的人被认为更容易有多而散的交友圈,而内向的人被认为更容易拥有少而精的交友圈。人们有自己的社交习惯,对自己接触到人都有着界定的社交类型。在所有类型的社交关系中,与他人间的友谊是对孤独最稳定的预测因子 – 也许是因为友谊关系给人带来的足够安全感,能够有效降低孤独感(Bernando,2011)。事实上,只要是令人感到安心的社交关系都能够保护人们免受孤独的滋扰。

    在一段安全的关系里,人们慢慢敢于脱下自己的社交面具,而用更接近自然的形态与人接触起来。与刚认识的时候的扭捏不同,此时的说话接触大胆直接了起来。人们对情感的连结更敏感了,也有了更多的交流倾向。于是孤独无迹可寻。

    【自由设计的生活魔法】

    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将片面的社交生活与感到孤独划上等号的。如果是由被社会孤立所造成的孤独,那么大概是很苦涩,但是独身一人却也可以感到自由和奔放。当人们认知到了孤独所能变成的力量,孤独就变得可爱起来。当学会与自己相处成为了成长的必经之路的时候,孤独就是最好的旅伴 (Corsano,Majorano,& Champretavy, 2006)。人们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参照他人的意见。用自己本来的样子填满时光,也走着自己一直想走的路。从时间流过的间隙里看着人不断成熟,孤独可谓有功有劳。

    越享受独处时光的人,越不容易感受到孤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Toyoshima,2015)。战胜孤独的秘诀就是尝试着去享受每一段生活,不论是自己一个人度过的还是与他人一起感受的。试着将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和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合理地分配在自己的日常生活里,尝试着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深呼吸。在自己与自己度过的时光里,你可以好好对自己诚实。你喜欢的究竟是什么,你厌恶的究竟是什么,你享受的和你害怕又都是什么。记得要给自己一些能让自己完全放松下来的时间和空间,在与自己呆着的独处时光里,听花开的声音。

    参考文献:

    Bernardon,S., Babb, K. A., Hakim-Larson, J., & Gragg, M. (2011). Loneliness,Attachment, and the perception and Use of Social support in Universitystudents.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Vol. 43. No.1, pp. 40-51.

    Corsano, P., Majorano, M., & Champretavy,L. (2006).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The contribution of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experience of being alone. Adolescence, 41(162),341-353.

    Diba, Seif (2012). Relationship of thedimensions of self-awareness and loneliness with mental health among universitystudents.Psychological research.Vol. 15. 1(29).

    Hawkley, L. C., Hughes, M. E., Waite, L. J.,Masi, C. M., Thisted, R. A., & Cacioppo, J. T. (2008). From socialstructural factors to perceptions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loneliness: Thechicago health, aging, and social relations study.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63(6),S375-S384.

    Toyoshima, A., & Sato, S. (2015).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ference for solitude and emotionalwell-being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effect of loneliness. Japa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86(2), 142-14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拥抱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ep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