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散文集《生命是孤独的旅程》,主要写人、记事、谈地方风物,其文章风格总是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归根到底,他是在写生活、写这个时代、写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生命是孤独的旅程,这话用在作家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贾平凹在写作《废都》的时候,逃离到了耀县,“在那里,远离村庄,少鸡没狗”“整整一个月,没有广播可听,没有报纸可看,没有麻将,没有扑克”“于是一直到下午四点,除了大小便,再不出门”,这是贾平凹的自况,没有这样的孤独,哪能有好的作品问世。没有人愿意孤独,正如人生没有意义,但需要你为它加上意义一样,当理想充溢在心中,义无反顾为它行动的时候,你会看看茫茫的人流顺流而下,只有你逆流行走,你也可能会看到冷眼和嘲笑,信仰、愤懑、疑虑、彷徨、坚定,五味杂陈,或许这就是孤独的味道。
“我的出身和生存环境决定了我的平民地位和写作的民间视角,关怀和忧患时下的中国是我的天职。”这是贾平凹的抱负,也是他认为一名作家应该担负起的责任。《废都》一书出版后饱受争议,其实在写作《废都》之前,贾平凹的心绪也十分恶劣,自己乙肝不愈、母亲染病、父亲亡故、官司纠缠、流言蜚语,“几十年奋斗营造的一切都稀里哗啦打碎了,只剩下肉体上、精神上有毒病的我和我的三个字的姓名,而这姓名,还被人叫着写着用着骂着”,人生的无奈处境,总是接踵而来,容不得人有半点喘息的机会,他写这本书是为了安慰他破碎的灵魂,同时也是实现自身的价值,他想用文学的手段反抗社会之种种弱点和罪行。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大行其道,人欲的膨胀,精神的危机已初现端倪,“物质主义的致愚和腐蚀,严重影响着人的灵魂,这是与艺术精神格格不入的,我们得要做出文学的反抗”,这就是使命。
历来大作家中,无不具有这种使命感。同样具有乡土情怀的沈从文,我们不能只看到他笔下描绘的纯美的湘西世界,还应该看到一位瘦弱文人以文救国的理想。在《一个传奇的本事》这篇散文中,沈从文想影响年轻一代觉醒起来,但是大多数读过他文章的人,得到一个有趣的印象,却看不出文中反复提到的寄希望于未来的严肃意义。老舍的文章,我们也不能只看到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还应该看到启人心智、鼓舞奋进的时代呼声。
贾平凹的《废都》1993年出版后遭受巨大争议,旋即遭禁,16年后才得以重新出版,同样,沈从文的书当年在台湾也禁止出版,他们不承认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败是由于政治极端腐败的必然结果,却把打败仗的责任,认为是沈从文写了点反内战的文章。台湾作家李敖素来以“斗士”的形象活跃在文坛、政坛乃至演艺圈,他一生遭到查禁的书多达一百余种,可谓天下奇观。“诗穷而后工”,满身正气、心系家国的作家命运大都坎坷,光环之下其实是满目的苍凉和孤独。
“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做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贾平凹这么形容孤独的人。这个时代呼唤更多的孤独者,冷眼觑着这个世界,热心救着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