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幼年丧父。
他的母亲很有远见,带着他四处流浪时,还不忘背着那本《大学》,并在杨士奇五岁多时就让他完全背下来了。
在他八岁时,母亲迫不得已嫁为人妾,他被逼更改姓氏。也是八岁时,因为感叹父亲的悲苦一生,偷偷用石头给自己的生父立了个牌位,进行祭拜(没有证实母亲是否背后支持)。被继父看到后,继父认为此娃日后一定大有出息。所以,他受到了重视,获得了学习机会。
之后继父被贬,他又开始了流离失所的生活,但依然不忘坚持读书学习。并且在自己饭都吃不饱时,母亲依然支持他,把通过教书获得的钱财分给比他更艰难的朋友。后来,他即便遇到多种挫折,还是努力奋进,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得到了皇帝的器重,成为重臣。
父母最大的责任到底是什么?
从杨士奇的母亲身上我看到,父母最大的责任是领入知识的殿堂,让他能获得学习的乐趣,并体会到充盈的大脑能给自己带来人生的进阶。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这么重要的事,如果只交给学校老师,显然是不够的。在人生的前六年,学校无法传授的基础知识,都应该由父母承担起责任来。
其次,让孩子形成越挫越勇的习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眼光放长远。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颠沛流离,也依然做着那些他人觉得没有什么短期收益的事情-学习。在那样的年代,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只要还在努力,就一定有希望!这种意识更不是现代的每一个人都有的。
最后,是情商。他之所以立父亲的牌位,是看到继父家尊重先祖,定期祭拜。心里深知此举不会引发反感,反而会让他和其他兄弟区别开来。在见到朋友遇到困难时,也能深表同情并尽最大能力提供帮助。这种孩子长大一定不会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