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代社恐的真实写照:“对人过敏”上班如上刑

当代社恐的真实写照:“对人过敏”上班如上刑

作者: 蜜蜂早聘 | 来源:发表于2020-09-17 10:09 被阅读0次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宅在家里,放了学就回家,下了班就回家,不去社交也没有什么休假活动,有的人把这种行为称为“宅”,但他们表示:我只是社恐罢了。

01社恐是什么?

社恐也就是社会恐惧症,是一种神经症(请注意不是神经病)。患者对于各种社交场合以及与人接触十分抗拒,过分紧张和焦虑,对于社交活动只能下意识逃避,无法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影响正常生活。

就比方说,买衣服尽量不去店里,害怕和店员沟通,尤其是对店员推荐询问抵触,能网购就网购;上班工作可以,但是害怕和领导汇报工作,一到自己就大脑一片空白,紧张到理不清逻辑语序颠倒,写报告也比当面汇报强。

社恐尤其讨厌团建,好友聚会等活动。在许多不认识的人面前更容易紧张,害怕别人过多的关注和问询,与人沟通时总是容易脸红、冒汗,有时候还会控制不住的心悸发抖

不论是社恐情绪还是较严重的社会恐惧症人群,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回避社交活动,尽量不与人接触,喜欢一个人独处。

02
社交时代怎么会有社恐人群?

事实上社恐人群数量相当庞大,尤其是20~40岁左右的青年人。社恐也不是我国独有的,在我们眼里崇尚自由的美国人也有这样的问题,据调查,在美国有1500万人不同程度被社恐影响着生活。

有社恐情绪本来是一种正常现象,社交和礼仪在我国算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千万年流传下来的文化,加上社会发展慢慢形成的许多复杂繁琐的规矩,比如说从幼儿时期的孔融让梨开始,到后面的长幼有序的餐桌礼仪,左右逢源的职场文化,上行下效的酒桌文化等等,不论好坏,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做事,多少都有点厌烦和逃避的心理。

社会恐惧症的成因是在心理和生理的双方面的,虽然目前还没有弄明白的社恐具体成因,但据心理学家研究后认为“恐惧症状的扩展和持续是由于症状的反复出现使焦虑情绪条件化,而回避行为则阻碍了条件化的消退”。

他的意思是,产生社恐情绪最开始可能只是一种偶然现象,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不断被刺激出现社恐情绪,于是形成了一个“如果,就”的条件语句,而逃避的行为没有使社恐情绪得到解决,还加剧了这个状况。

越社恐越逃避,越逃避越社恐的死循环,外加生理的双重作用下,过度紧张焦虑会冒汗,心悸,严重还会休克,就形成了社交恐惧症。特别一提,据研究表明,社恐症这类的其它恐惧症是有遗传性的。

03社恐对工作的影响

随着人成长接触到的生活圈子变大,社恐症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许多人在读书时只是不爱和同学玩,不敢上台演讲,随着长大无法融入圈子,接受不了多人环境,不敢跟别人沟通,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失去生活能力。

不敢相信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工作的原因竟然是因为社恐。许多还未踏入职场的学生担心无法处理职场社交,在职场中部分职员表示工作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公司内不可避免的人际交往,有些人因为严重的社恐症无法参加工作。

网络的发达给予了社恐群体更多喘息空间,可能同样也助长了社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在家里对着机器工作,写写画画敲敲键盘,不出门不交际,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只要不去跟人接触,怎样都好。

04
不要被社恐情绪所支配

从社恐情绪到社恐症有一个很长的跨度,轻度的社恐在正常的工作中完全可以尝试进行交际,不要一味逃避。

要知道不管什么样的工作,想要永远不跟别人交流是不可能的。尤其在现代职场中社交其实是比较重要的一环,有实力有人脉的人总是上升的非常快。即便不需要你左右逢源混的如鱼得水,起码不能成为工作的障碍。

严重的社恐确实会因为交际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痛苦,到30岁因为社恐依然无法参加工作的人,虽然不工作少了交际能让缓解社恐症的问题,可还是因为社恐本身和不能工作没有收入,对未来生活没有期待惶惶不可终日。

社恐症是可以治愈的,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认知方面的治疗,社恐症都是可以去看医生能治好的,严重的社恐更应该去看医生配合治疗,去接触区改善恐惧人际交往的问题,躲在家里不工作不接触外人社恐是不会不药而愈的。

05
适合社恐的工作

社恐想要去工作,像前面提到“写写画画敲敲键盘”描述的一些工作,确实有涉及的人际交往比较少的,可以作为社恐症适应职场的首选。

比如程序员。程序员主要工作内容最多的是和代码和BUG作斗争,其中会涉及到一部分需求对接,但程序员的需求沟通不会像设计师那样天马行空的,比较简单和直接,对社恐较为友好。

一些编辑类工作。有一些出版稿件类文字校对工作也比较简单,涉及到的人际交往比较少,主要是认真做事就行。

如果能接受一些的文字沟通,不涉及到面对面交流或者语音交流的话,其实一些在线客服也是可以尝试一下的。有的客服回答还会有固定话术,主观性的交流比较少,也更轻松些。

基层的流水线工人,机器操作工一类,即使没有社交也不会影响工作,但这类工作往往枯燥且更辛苦,一般年轻人似乎都不太能接受这类工作。

自媒体。如果说社恐症严重,不管工作是什么性质,社恐连面试都不敢参加,还怎么找工作?那么自媒体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也不需要正儿八经的上班打卡,平时就在上面分享一些个人生活,兴趣爱好之类的内容,虽然赚大钱的希望渺茫,但赚点生活费还是可以的,而且由于自媒体平台的相对自由开放的性质,对于改善社恐症状也会有一些帮助,也可以作为社恐治疗时的业余爱好来发展。

其实有些时候社恐症开始时候并不是严重生理疾病,更多的是个人认知问题,画地为牢的把自己束缚在里面,不断暗示自己我不行,我不能,我不可以去社交。

或许尝试着把自己当一个普通人,跟同事聊聊天,跟朋友逛逛街,多关注自己的爱好和事业,别总刻意去想社恐的问题,社恐慢慢就离开你了。

社交的确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多数人都有体会。但你不能被社恐支配,让社交变得痛苦,逃避与人沟通,职场没有那么可怕,还是要努力工作好好生活的呀。

相关文章

  • 当代社恐的真实写照:“对人过敏”上班如上刑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宅在家里,放了学就回家,下了班就回家,不去社交也没有什么休假活动,有的人把这种行为称为“宅”,...

  • 社恐患者:对人过敏,请勿打扰

    有报告研究,当代社会的宅男宅女大多患了一种叫做社恐的病。 “社恐”全称社交恐惧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

  • 《认生的人》社恐过敏

    2021-7-27 【日】清水荣司 一、“成人的认生”特征 二、导致认生的十大恶习 三、摆脱认生的10种方法 四、...

  • 从“上刑”到“上瘾”

    记得去年读王君老师的文字,有一个老师说上班如同上刑,初读时,觉得很心疼,后来想想,我也曾经上班如“上刑”,如今上班...

  • 社恐青年:我可能对人过敏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害怕与陌生人接触,害怕与人交谈,然而这个时代越来越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精密合作,与之相对的...

  • 【原创】当代社恐爱情

    01. “您好,请问可以加一下您的微信吗?” 脸上微微发烫,连脚趾都抓紧了地面。 没有回应。 天啊,我可不可以放弃...

  • 社恐“上岸”

    看网上关于社恐的问题比比皆是:什么对人过敏啊,什么我终于会说话了,什么不是真心不好,而是社交太靠技巧等等。 相信很...

  • 当代年轻人剪发的社恐瞬间

    鉴于最近的头发过于野蛮生长,实在是影响形象,终于觉得要去修剪一下这头“枯草”。 社恐是,进门前要心理准备一翻。 作...

  • 社恐

    早上去上班的路上,和同事闲聊。她说,当代青年的通病大概就是社恐吧。 深有同感。 想起看《机智的医生生活》时,其中有...

  • 当代社恐青年自救指南|社恐患者自愈指导

    一切心理困扰的解决,在潜意识意识化以后,就会变得可控。 《向内书写—自我成长班》的同学,在经过了两年多的动力学取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代社恐的真实写照:“对人过敏”上班如上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fl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