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河畔,秋雨如幕。
“谢天谢地,你终于来了。”
我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递给他一张泛黄的纸契,和一把无华的匕首。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他低声絮絮了几句,“太子丹听说你功成身退,一早便摆下了宴席,要为你接风洗尘。”
我看着这位挚友微微泛白的鬓角,不由得心中一叹。
“荆卿为了大燕的国运,不惜深入虎狼之秦,今功成身退,吾等佩服!今日邀君共饮,为君接风。”我看着笑吟吟的太子丹和周围洋溢着喜悦笑容的文武百官,心中一暖。
正当我端起酒杯之时,太子丹手中的酒杯恍然间变成了一柄长剑,再看持剑之人正是那秦王。
“尔等鼠贼妄图行刺本王?斩,全都当斩!”面容扭曲的秦王一剑一剑砍来,我无力反抗,只是抱着金柱,不让自己倒下。
数不清被砍了多少刀,只是周围再度变得氤氲起来。雾气缭绕间,我仿佛听到了两个熟悉的人在争吵。
我挣扎着起身,迎着声音走去。
“.......你也知道,我与柯是多年挚友,早已心意相通,如今你非但不让我二人同去,还派了个秦武阳,你究竟是何用意?”言罢,竹筑掼地的声音传来。“你亦知此去凶险,那秦武阳年十二杀人,勇冠三军,让他同去岂不更加稳妥?我亦知你二人情义深重,但,离卿,国事为重!”一声叹息传来,方尽,又一声已至。
我走到二人面前,高渐离捡起了地上的筑,对我说:“此去当心,后会有期。”我不敢回头,因为身后是哺育我的祖国,是我的挚友,我的主人。
伴着哀伤而振奋的送别曲,我踏上了征程。
长剑划过时空斩来,刺向我的心脏。我看着跪倒在地不住颤抖的秦武阳,被蜂拥而至的甲士砍下了头颅。我倒在了地上,慢慢的吐出了身体里的最后一口气。
抱歉了,太子丹,荆轲辱命了。
抱歉了,秦王,我只是想让燕国远离战火。
抱歉了我的挚友,后会无期。
谢天谢地,你终于没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