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阳阳是个很容易焦虑的人,一点小事就会特别焦躁。
每天不完成定量的工作任务就会特别焦虑。即使每天都完成很大量的任务后,还是无法放松,十分的纠结。
在人多的地方也会特别焦虑,尤其事情不顺利的时候,一点小小的问题,或者别人的一句批评,都能让他坐立不安。
焦虑似乎伴随他,形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有时候,他根本搞不清自己在焦虑什么……
2
有阵子我的生活也被焦虑填满。
每天打游戏,逃避学习和工作,只要拿起手机,没有三五个小时撒不下手,就算是看书,也翻不了十页,就觉得脑子转得累。
起初,我以为是“上瘾”的问题,就把手机里的游戏卸载了,可是后来发现没用,没有游戏,我就去看直播,刷综艺,时间全都浪费在碎片化的娱乐里。
直到有一次,我去同学家做客,吃饭中途,我习惯性的拿出手机,发现由于前一天晚上没有给手机充电,它没电了。
我一边担心着我那没电的手机,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接着话,显得有些尴尬和手足无措。
那天下午,我的焦虑状态一直持续到借了数据线才终止。
3
提到焦虑,似乎成了当下社会的时代病,一个人也许不知道自己焦虑的原因,但一定会知道自己正在感到焦虑。
从本质来说,焦虑产生于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是“当下与未来”之间和“现实与可能”之间的不确定。人在更多的选择和未知中,感受到的并不是更多的自由,而是更多的不确定感。
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可以接触到的事物远远多于以前的人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但这同时也意味着现在的人们要比先人面临更多的未知,这就是焦虑变成我们“心理感冒”的主要原因。
处理心理的感冒是漫长的,弗洛伊德将潜意识形象地比喻为一座冰山。
人们能感觉得到的自己的意识、思想、观念、情绪只是露出海面的小部分。更大的暗黑幽静的山底都藏在海面下。
“我”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压抑下去,但同时,又会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在生活中悄悄冒头。
比如一个白领,面对过量的工作压力非常的焦虑。
表面上看,是因为工作太多,要在时限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有困难,但深究下去,也许还有很多看不见的煎熬在等着他:
对老板的畏惧;
对自己的表现的过高期待和过高标准;
对完不成任务的内疚、羞愧、自我贬低;
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工作中孤立无援;
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无力感、无助感、自我嫌弃、疲惫等等。
大禹治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围堵永远不如疏导。
情绪也是一样,它如洪水,可疏不可堵。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就可以指引我们走出负面情绪的泥潭。一味的压制或者是否认情绪,只会让情绪的洪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与其说处理解决,不如是尝试找到一条道路,与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相安无事。慢慢增加自己对于各种情绪的耐受度,在情绪来的时候,也可以经受得住,不影响到常规的工作和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