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考语文模拟题作者,告诉你:真正的好文章,都不是“刻意而为”

高考语文模拟题作者,告诉你:真正的好文章,都不是“刻意而为”

作者: 以读攻独 | 来源:发表于2021-03-11 08:24 被阅读0次

小学:看图写话不用愁,三套模板来帮忙!

中学:主题素材一网打尽,彻底掌握好文诀窍!

成人:全套教授自媒体写作模板,让你篇篇十万加!

当广告纷纷袭来的时候,你一定看到了“成功指日可待!”似乎只要交了钱、报了名、上了培训班,人人都是莫言、雨果、莎士比亚!

然而,现实却是课上一时听得懂,课下写作文依然是饭桶!课上素材无用处,课下搜肠刮肚没素材,头发一抓一大把,握笔空谈写不了!

其实,不是你笨,而是培训错了方向。固定套路,只会让你走向死胡同。

丰子恺散文奖得主、《读者》签约作家绿窗老师,特别擅长于散文,她的文章经常被选入中高考语文模拟题中。她透过散文新作《被群鸟诱惑的春天》,从素材、文字表达、人物选取等方面,告诉读者:真正的好文章,都不是“刻意而为”的!


一、素材:穿自己的衣服最合适!

在写作的时候,经常有人,狂问:“写啥啊?”“我不知道写啥啊?”

不知道写什么,很明显,就是头脑中积累的素材太少了,当写作的时候,没有办法去提取。

于是很多写作培训班,便大肆宣传,可以提供写作素材。

但是,那些被灌输的素材,反而成为了枷锁,就像是你穿着别人的衣服,总会让人看出衣不合身。

正如著名短篇小说巨匠契科夫所说:“要把别人写成别人,不要写成自己。”

所以,写文章,还是要看着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寻写作点。

在绿窗老师的《被群鸟诱惑的春天》中,可以看到她写着姥爷的故事,写着过年的家事,写着家周围的花花草草.....

其实,素材就赤裸裸地横亘于日常生活中。

在这本书的中的《以往》中,绿窗用曾经与现在、熟悉与冷漠的对比,表达了过往热热闹闹的人情的怀念。

开头一句:“我所居的小院,是早先婆婆一家生活的地方,说起邻居间的亲密,时常让我感动和羡慕。”开篇就点出了自己对邻居间的亲密的喜爱之情。

婆婆是老师,每天都很忙,要生我的小姑子了,还在冰凉的水管子下洗衣服,剧痛袭来大喊张奶奶,邻居呼啦啦来了好几个,一阵忙乱,粉团团的女娃已暖暖地裹好,躺在婆婆身边了,竟然没有老公什么事!

这是将婆婆的讲述记载了下来。将听来的别人的故事写出来,依然让她成为别人的故事,而不是自己的故事,才真实。

但是自己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绿窗老师紧接着就是一句自我感悟:“像我们这辈,年轻人和邻居相处多是淡淡的表面客气,推心置腹的交往早已可望而不可即了!”

所以,写出好的文章,素材并不是靠记忆靠背诵的,而是靠生活,在生活中记载自己的故事,别人的故事,加上自己的感悟,一篇文章就成了。


二、语言:听得懂的“人话”

白居易的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他曾经说,什么是好文章呢?就是写完后,给门口的老太太读一遍,她听懂了,就是一篇好文章。

一篇《琵芭行》流传千古,里面没有生僻字,更没有主要知识储备的典故,所以传播极广。

因此,一篇好的文章,语言上,一定要用听得懂的“人话”。

所谓听得懂的“人话”,不是指不用生僻字词,而是能够让读者形象化地理解。

例如绿窗老师在《得道的老巷子》中,第一段写道:

人一见珠宝性子就变慢了。老巷子是陈年珠宝,人一走进去,性子也慢了。

这一段中,她用了一个比喻句,将老巷子比作陈年珠宝。两个名词直白,但是细思后,又会发现里面暗含深意。

一提到珠宝,头脑中不由自主地出现一个画面,有钱人家的太太穿着旗袍,带着珠宝,悠闲漫步。.

珠宝,自然是宝贝,应该被珍惜的。此外,喜欢珠宝的一半都是上了一定岁数的,有了一定生活阅历的,年轻的小孩只喜欢夸张的装饰首饰,只有外形,缺少了内涵。

这样一想,自然觉得这个比喻极恰当、精准!

老巷子有历史地光撑着,像胡杨,一轮轮惊魂动魄之后,是永恒的超脱,不挣扎不辩解,命运照常搓弄它,一拨一拨的人给它上妆,一场一场的雨涤去脂粉,老巷子自己会沉淀,末了还是最初的风骨。

“撑着”“搓弄”“上妆”写出了老巷子的历史风韵。而文字却是直白的,就像是一个老人在慢慢地讲着故事。

其实,好的文章,并不是必须有大段的铺陈,并不是必须要成语、名言的堆积,更不是必须有另类的词汇,这些“刻意而为”的写作方式,只会让文章成为“假大空”。

只要用简单的日常词汇的排列组合即可,用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做修辞,更能让读者直观地看到文章的隐含意思。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灵感,这是一个不喜欢采访懒汉的客人。”

所以写文章,一定要“勤”。

不要为了等灵感,而刻意坐在电脑前苦熬时间;

不要为了写出爆文,而刻意在找新奇特上浪费时间;

不要为了搜集素材,而刻意频频外出“采风”

想写出好文章,与其“等、靠、托”,不是现在就拿起笔来,在日记本上记录下你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感!

其实,往往最短的成功之路,就是按部就班地下笨功夫!

毕竟,大多数都倒在了所谓“捷径”的路上!

(图片来自于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模拟题作者,告诉你:真正的好文章,都不是“刻意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ln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