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里的那座城

作者: 何叔谈美食 | 来源:发表于2017-12-17 21:12 被阅读199次

    这两日,余光中先生仙逝,朋友圈和微博上多了许多悼念先生的文章。缅怀之余,不免贴上先生那首著名的小诗《乡愁》。小时候也学过这首诗,但年少不识愁滋味,当时觉得文笔优雅,但却无法体会那浓浓的哀愁。如今读来,却感慨万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或华丽,或烂漫,或可望山览川,或可观海听涛。而我和先生一样,心中也都藏着一座小城,一座默默无闻其貌不扬的小城,一座想回却又回不去的小城,这就是故乡的小城。

    小时候,无论是坐着父亲的货车威风凛凛的进城,还是坐在母亲加重的二八自行车后座上悠哉悠哉的进城,都绝对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那时候每每从城里回来,我都意犹未尽,城里那么好,我要是能住到城里该多好啊。每次进城,我们就像过节一样,必须好好梳洗打扮一番,穿上干净漂亮的衣服,整个人仿佛变了模样。如果是坐着父亲的货车进城,我更喜欢站在车厢里,扶着栏杆,极目远眺,站得高,看得远。尤其是从塬上沿着盘山公路向下,俯视整个小城,最是赏心悦目。看那造型独特的尚书墓,看那香火缭绕的城隍庙,看那人影喧闹、房屋密集的市中心,更看那极远处隐隐灼灼、巍然耸立的太子山。有车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坐很多人,往往父亲会带着我们所有的兄弟姐妹一起进城,浩浩荡荡、好不热闹。

    而如果是坐母亲的自行车,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弟弟坐在前面的车梁上,而我坐在后架上。乡村的路都是土路,磕磕绊绊,甚至还要翻过一个沟。可母亲骑的很稳,我们丝毫感觉不到颠簸,车轻快的驶过一片片的田野。我和弟弟叽叽喳喳,一路上说个不停,调皮的弟弟不时的会拨动车把上的铃铛,清脆的铃声和我们的笑声混成一片,甜蜜温馨。骑自行车的话没办法走盘山公路,必须要换乘另外一种交通工具,老家人把它称为“高线”,实际一就是一种大型缆车,沿着山势有三个高低不同的车厢。车里没有座位,缆车一来,行人和自行车就呼啦啦的站在上面,我尽量往缆车中间站,生怕自己会掉下去。缆车沿着山势缓缓向下,我的目光也飘向下面,看着另一辆缆车沿着相反的方向缓缓向上。终于两辆缆车靠近面对面,而站着的人们也四目相接。我好奇的盯着对面车厢,看站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又从城里买了什么好东西,然后继续目送着它缓缓驶向山顶,也算是别有一番乐趣。

    对于小孩子来说,城里为什么好?无非就是吃喝玩乐,而小城恰恰这方面能给我带来很多的快乐。小时候身体瘦弱,饭量也不行,但还是有一颗贪吃的心。无论是跟着父亲还是母亲,到城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吃各种好吃的。先要上一根冰棍,慢慢的吮吸着,小时候怕冰,不敢直接咬,吃到最后,往往手上衣服上全是冰棍汁。冰棍吃完,也差不多走到了市中心。这个时候面对着那些卖酿皮,卖甜食的摊贩,我又迈不开步了。要上一碗酿皮,辣得我不停的咂摸嘴。可就这样,也要在一把鼻涕一把泪后,继续美美地吃上一口。如果不想吃辣,旁边的甜食摊也很不错。软软的粘糕,滑滑的粽子,飘着酒香的甜麦子,每一样都让我甜到嘴里、蜜到心里。

    等上了小学,胃口越来越好,这些小摊贩已满足不了我对美食的欲望,饭馆里的那些面食又成了我的心头好。尽管我母亲做的饭已足够好,可我依然觉得还是饭馆的面更好吃。不得不佩服少数民族同胞们在美食上的造诣,每当到了面馆,我的选择困难症就犯了。牛肉面、臊子面、打卤面、炒肉面、加工面、炮仗面,每一样我都觉得非常好吃。有一段时间,特别钟情豆腐肉末干拌的臊子面,一碗吃不饱,每次连吃两碗甚至三碗,只吃得肚皮圆圆、大腹翩翩方肯罢休。当然,如果是父亲带队的话,有时还会去吃一些更高档的。羊下水和肥肠完美搭配的发子面肠,和着辣椒和蒜泥,肥而不腻,鲜香四溢。肉香汤浓回味无穷的杂割汤,喝了一碗又一碗。根本就停不下来。韭菜牛肉、胡萝卜牛肉两种馅的肉包子,蘸着辣椒醋,我一个人能吃一大盘。

    要说玩的地方,那必须首推红园,这是我们那一代孩子最想去的地方。庭院楼阁小桥流水,颇有江南水乡的风韵。砖雕木雕彩绘牡丹,又展现着家乡传统工艺的精湛。红园分为前院和后院,之间有地下通道相连。前院主要是花园,牡丹芍药竞相开放,万紫千红间留下了家乡几代人的倩影。前院虽美,但年幼的我们还不懂欣赏鲜花美人,后院才是我们念念不忘的地方。家乡唯一的动物园内,苍狼、白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猴子,面露凶光一脸高冷的雄鹰,看得我们眼花缭乱。那时候不懂怜悯,体会不到笼中动物的忧伤,只是各种好奇和惊叹。而最里面的游乐场,带给我们太多的快乐,那现在看来一点都不刺激的旋转飞机,让年幼的我们惊慌失色。那绕着轨道转圈的小火车,我们一人一个座位,留下了太多的欢歌笑语。在那秀美的湖面上划船,大人小孩都可以参与。整个大家庭,十几个人坐在四五条船上,颇有百舸争流,万帆竞逐的滋味。往事不可追,如今也只有每每翻起那些老旧照片,才能重新体会那许久不见的温馨和和睦。

    中央广场,是家乡的另外一处胜景。水池假山,花花草草,这里俨然又是另外一个拍照圣地,谁的童年还没有一张在广场照的照片呢。广场的两边是百货商场,童年时的有些新衣服都是在这里买的。也许是政府刻意的保护,岁月流逝二十年,可这里的变化并不是很大。 广场周围东西南北有四条商业街,是小城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段,各有各的特色。北边的街道主要是卖衣服、布匹、家电以及各种日用品。东边的街道主要是一些面馆,往里走有一个花市,不光卖花鸟鱼虫,更是一个大的杂货市场。西边的街道主要卖一些民族特色的东西,地毯、纺织品、腰刀以及各种动物毛皮。靠近广场的道路口到了晚上,又成了一个夜市。有很多卖烤羊肉串的摊贩。父亲曾带我们来吃过几次,那时候一毛钱一串,远比现在满大街的烤肉串好吃太多。南边的街道口,两边矗立着两座很有特色的阁楼,是两家饭馆。坐在阁楼之上,整个广场的风光尽收眼底,吃着美食,赏着风光,好不惬意。南边的街道往里走,主要是一些卖茶叶,干果,蔗糖之类的商铺。老家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当地人好茶,几乎都有品茶的习惯。如果你去别人家做客,好客的主人第一件事情就是为你泡上一杯好茶。

    自从举家搬往兰州之后,每次离别,我都痛哭流涕,只有当车驶过洮河沿之后,我才死了心止住哭泣。那时候心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了一定要重回老家居住。然而世事变迁,我从兰州又来到了西安,离小城越来越远,回家也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越是得到的越不珍惜,越是失去的才越加留恋。曾搬过好几次家、住过很多地方,但每每做梦,梦中发生的场景必然是在老家。如今交通方便了,但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小城越来越陌生,也越来越不是我儿时的模样。我明白,我心中最美的城,只能属于回忆中的那些人,回忆中的那些事,回忆中的那座城。


     亲爱的朋友们,非常感谢您能读到这里,希望顺手能给我一个点赞或者关注我一下,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忆里的那座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mu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