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忽视的大儒:张载
刚拿到《张载的思想》这本书的时候,我挺吃惊的。因为,于我来说,张载这个人物,我是感到陌生的。你要说孔子、墨子、老子什么的,我是非常熟悉的,程朱理学,我也是了解的。可就是张载,我感到陌生。大概是因为没读过他的什么书,也不见他有什么名言传颂。但不能否认的是,张载在整个中国思想和文化史上,确实堪称大儒。
《张载的思想》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外国人。美国的葛艾儒,他是哈佛大学的学士,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他曾到北京大学访学,跟从的老师,正是研究张载思想的大师级人物——张岱年。这本书的译者,罗立刚,也不简单。他是复旦大学的文学博士,现任上海大学教授。
2.《张载的思想》:学习一种可复制的研究方法
一个外国人,长期浸润在中华文化里,他会研究中国经典,这一点也不奇怪。奇怪的点在于,他研究的这个人物是张载。
当我搜集了很多有关张载的资料之后,我开始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这个人物,他非常难得的地方在于,他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这是一种乐观主义的哲学,张载主张人性至善。
《张载的思想》这本书从体例上来看,有特别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各大院校中文系的学生,还在发愁怎么写论文的,着实应该看看这本书,它一定能给你很多的启发。
作者在前言和绪论部分,非常清晰地阐明了这本书的写作目的,以及研究方法。这方法朴素到极致,那就是——从反复阅读张载的著作入手,以期对他的哲学思想有一个总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再根据张载哲学中的关键词,来逐条梳理张载的思想流变。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颇费了作者一番功夫。以关键概念为线索,我们把张载的文字,做全新的考量。最后,我们再通过各种总结论述,来尝试理解张载的总体思想。
在《张载的思想》一书的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就是作者对张载作品关键词的梳理。关于什么是“气”,什么是“阴阳”,什么是“人”以及什么是“学”,这些核心思想,在葛艾儒的梳理下,确实是更为清晰了。
张载根据《周易》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他的哲学观点,起于天地,这是他与众不同之处。在其他儒学分支上,“人”大都是作为首位的存在。而张载,他试图从自己的角度,去阐释自己心中的宇宙观、世界观。尽管张载的著作,我们可读的不多,但所幸这些年,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也重新看到了古代哲学的光彩。
3.孕育思想的王朝
张载对于古代典籍的批注,成为了我们二次学习的素材。但是因为缺乏对背景事件的了解,我们很难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得出多么深刻的见解。
阅读葛艾儒的《张载的思想》,这让我对中国哲学,多了一丝敬畏。并不是我们古代缺乏哲学,而是哲学思想的特殊呈现方式,让我们总是容易忽视。
也正是因为葛艾儒的这本书,我更加喜爱宋代。那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巅峰,那是人们心中的圣地,那是多少仁人志士追寻的彼岸。关于宋朝的一些剖析,葛艾儒的角度,总是让人耳目一新。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张载的思想》讲述的还不仅仅是张载一个人的思想,它其实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年那个朝代的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