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6读书打卡第35天:
【书目】《温儒敏谈读书》
【内容】读鲁迅:认识其独特的价值
【用时】30分钟
【摘录】鲁迅国民性批判中,批判最多的是奴性,鲁迅是非常憎恶这种奴性的,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奴性长期滋生的土壤。鲁迅常说,中国人不能正视现实,喜欢以“瞒”和“骗”来制造“奇妙的逃路”,碰到什么困境都能化解,以为那条路极为正路,于是在这条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怯懦、懒惰、狡猾,一天天满足,一天天堕落,但又觉得日见光荣,这其实也正是《阿Q正传》里描写的。
鲁迅认为,中国贫弱,弱在精神,若要立国,首先要“立人”,让国民有强健的精神,“人立而后凡事举”。怎么去实施呢?鲁迅的设想就是要冲破传统的束缚,尊个性而张精神,把人的“创造力”释放出来。其实就是改造国民性,鲁迅提出“立人”的主张是比较早的,那时离张扬个性解放的“五四”还有十几年呢。
【感悟】思想指导行动,要想行动跟上,必须更新思想。可见鲁迅先生的人生智慧是多么超前。当大多数中国人忍辱偷生,自欺欺人时,他却是那样的警醒,那样的敢于抨击!鲁迅先生唤醒了中国的新一代国民,只有自立自强,勇于抗争,才能去建设我们的国家,捍卫我们的主权。对于学生,我们应该先唤醒他们的学习欲望,埋下理想信念的种子,他们才会自觉地主动去学习!正所谓“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