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大家都听过,《三字经》首句,现在的人不管读不读三字经,这一句是谁都能背得出来的,可能是因为现在的电视剧、动画片或者其他影视作品中出现三字经多是这一句吧。
至于意思,大家也很清楚,讲的是孟子的思想,人性本善。
大概从小学到高中都只知道孟子性善论,原因大家都能想的出来,时间都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度过了,哪还有时间去诵读其他经典啊。
大学时有了时间,可以接触更多的经典与知识,荀子的《劝学》大家在课本上应该都是学过的,但是荀子主张的人性本恶,大家应该都少有知晓的,有的老师在授课时,会给大家提一句,有的就根本不提,甚至有些知道这一观点的,又有几个看过荀子的《性恶》篇?
《三字经》就先不说了,大家都熟悉,我们先来说说这篇《性恶》。
开篇第一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直接就道出了荀子人性本恶的思想,其后的论证原文我就不放在这里了,呼吁大家自己去看,不管读什么,断章取义是绝对不可取的,不看完全文就不要妄下定论。
荀子认为人的六欲是性恶的根本,与生俱来所以说人性本恶,但是可以通过教化向善。这个观点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人的劣根性是与生俱来的,说人性本恶感觉没有丝毫毛病。
但是仔细思考后发现不然,虎毒不食子这句话都听过,我感觉这就是体现了一种善,其实不管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都没有盖棺定论,人刚出生时无善无恶,没有交流表达能力,在能看出善恶时就已经学习外界许久了。
对于善恶我们的定义一直没有明确的界限。
举个例子,你救了一个重伤的人,这是善是恶?他在被你救了伤好之后,又去杀了别人,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你说你善还是恶?
再举个例子,狼在捕食兔子,你赶走了狼而救了兔子,你说这是善是恶?狼因为没有吃的饿死了,你说你是善是恶?
或许会有人说狼是恶的,死了就死了。呵呵,我不说话。
还有人觉得狼对人也是恶的,所以狼死了对人也是有益的。这种想法你说是善是恶?对自己种族的保护防患于未然,这是善,对没错,我不否认。但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而淡视其他生命,我不觉得是善。
我们都知道事物具有两面性,善恶也有相对性。
对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也都不反对,当然,也都不赞成。
我们来看看人性,人性是复杂的,多变的。善恶单独一字是无法说明人性的。
万物负阴而抱阳,处于善恶之间的才是人性。
请关注公众号“早8点图书馆”大家一起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