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则故事,你可能听过。
有个美国老爷子,他家门前有一块空地。有一群孩子,特别喜欢到他家门前的空地去玩。老爷子深受其害,因为孩子们吵吵闹闹的玩耍着实打扰了自己的生活,而自己直接撵孩子们离开并不凑效。
有一天,老爷子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对这些孩子说,如果他们明天还过来玩,那么每个人能得到1美元。孩子们一听,来这里玩还有钱拿?真是又惊又喜。第二天,孩子们果然都来了。老爷子也准守约定,给了他们每人1美元,同时又对他们说,明天再过来的话,你们每人可以得到50美分。孩子们虽然觉得奖励少了,但还是蛮划算的,就开开心心答应了。第三天,孩子们又来了。老爷子继续遵守约定,给了孩子们每人50美分。这次,他对孩子们讲,明天再来的话,每人可得25美分。孩子们一听,就开始有些不满了,怎么奖励越来越少,不过还是勉强答应了。第四天,孩子们基本都到了,不过还是少了一两个。老爷子继续守约,给了他们25美分,然后说,以后你们再来我就给你们1美分。孩子们一听,不高兴了——才1美分?还是算了吧!从此孩子们就再也不来这片空地玩耍了,老爷子也清净了。
通证激励写作平台
这则故事中,孩子们明明受到了奖励,但是最终却不想在自己原来喜欢玩耍的地方玩耍了,为什么呢?我认为,最大的原因是奖励改变了孩子们的内在动力。
作为参与到通证激励的写作平台中的一员,我深刻感受到通证激励对人们写作和点赞内在动力的改变。我认识的在该类平台写作的朋友中,有很多是从有了通证激励的写作平台之后开始写作的,原因很简单,写作能够赚币了;也有很多原本就有写作习惯的朋友来到此类平台,原因也很简单,写作能够赚币了。前者的内在动力完全是由通证激励激发的,后者的内在动力也开始受通证激励影响。
在国内此类写作平台刚刚兴起的时候,整个加密货币市场还处在牛尾巴上。当时通证的市值和现在相比还都处在较高的位置,虽然上涨已经疲软但是在整体起起伏伏的时候总有一波波小暴涨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在那时整体市场情绪比较乐观,同时写作的通证激励非常可观,为人们的写作提供较强的动力。
这时候,很多作者写作的动力已经不再是单纯地“热爱写作”“自我成长”等原有的内在动力了;同时很多阅读者,关注点也变得不同,不再是文章的质量、文章缩传达的想法等。通证激励给让人们的内在动力发生了转变,就像故事中的孩子。于是,在市场走低、写作收益变少时,原本从写作中获得愉悦的人,也减少甚至停止了写作。
对通证激励的反思
事实上,不仅是通证激励的写作平台,可能很多其他通证激励的项目都存在此类问题。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很多通证激励的设计,既不道德也没有效果。
通证激励并不能只是简单地创造一个纳什均衡。如果一套通证激励系统最终创造的纳什均衡环境,和这套系统的目标生态是“貌合神离”的,在我看来这套系统就不是成功的。
通证激励,本质上应该是组织大规模协作的管理手段。从管理的角度,激励分为奖励和惩罚两种。本文重点暂且放在论述奖励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惩罚用不好会有害,但对奖励的伤害并不重视。谨慎地对待奖励,去创造能激发人们内在动力的环境,让人自我激励。在管理上,不正确的激励弊端很多,比如:
奖励可能会影响人们之间的关系。奖励是一种人为造成的“稀缺”,那些能把奖励成功抢到手的,永远是极少数人。为了得到奖励,可能会发生不正当的竞争,伤害人际关系。
奖励还可能导致人们不创新,不冒险,不做有难度的事。在大学里,很多人为了保证拿高分,到处打听考试重点,只复习要考的内容;工作中,很多人为了保证奖金,不去主动承担责任,只做分内的事情。奖励的机制常常会背离奖励的初衷,从“因为做得好被奖励”变成了“为了奖励只做能得到奖励的事情”。
奖励还可能会掩盖事情本身的缺陷。比如,员工工作热情不高,如果只用绩效奖励带动员工积极性,而不审视公司制度哪里不对的话,对公司长期发展并不好;用不缺课就能加分来吸引学生上课,而不改善课程本身吸引力,这对老师和学生都不好。很多时候,奖励就是治标不治本的速效药,掩盖了问题的真正原因。
最重要的,也就是我们开始提到的,奖励会影响人们对事情的兴趣,改变他们的内在动力。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马克·莱帕试验发现:1)提高班的学生在有奖励的情况下才玩学习类游戏,没有奖励就不想玩了,而自由选择玩什么的普通版学生,更乐意于玩学习类游戏;2)同样学习画画的学生,被告知能够得到奖励证书的,在几周后再观察发现不如其他没被告知的孩子对画画感兴趣。试验表明,奖励可能会让我们对本来有兴趣的事变得没兴趣了。
虽然以上奖励激励带来的弊端看起来很夸张,甚至你可能会认为夸大其实,但确实难以否认不恰当的激励会带来某种程度的伤害,只不过难以量化而已。在通证激励设计的时候,如果不能从管理的角度对激励本身进行考量,而只是追求一个理想状态下的纳什均衡的话,实际上可能会种下恶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