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连载小说
《从零开始做销售》 - 心诚,则胜(4)

《从零开始做销售》 - 心诚,则胜(4)

作者: 向上记 | 来源:发表于2016-12-26 15:58 被阅读34次

    很快,轮到了我们。

    我提前获知客户会邀请4家江苏的代理商代表不同品牌参加投标(其实是为了价格摸底),也并未强制要求提供厂家项目授权文件。我不会掺和到代理商们的投标,他们怎么玩都行。因为客户会等待我的报价到最后一刻,我也知道他们只会在两个品牌中做选择。

    果然,一家代理商找我提供方案和报价,还拍胸口保证和客户关系很好,我爽快的答应了。过程也如预想,代理商们也想走之前的套路,只是心不齐。客户一看也不浪费时间了,提出厂家代表需到现场技术澄清。

    和王总的谈判

    我的对手是老江湖,销售水平自然在我之上,还开着自己公司。他直接拜访过客户,探听得到之前的情况,就明白了客户想法。当前台的代理商报价相持不下时,他直接找上了王总。而我仍然按兵不动。

    对手递上了一张盖了公章的商务报价单,供王总阅览,很正式。这是销售细节,说明他早做了准备。如果王总觉得可以给他做,他将愿意再向公司争取降价(意思就是签合同的价格可以更低)。没有我的价格,客户无从比较,而我也尽量拖延着时间,我要一鼓作气。终于,张工通知我第二天中午前提交报价,并表示别人上门了,独差我一家,竞争激烈,好好把握。他也不清楚对方确切报价,说了个大概的数。

    我没傻到发邮件报价。谈判谈判,就得是两个有精神的人,比着手势,面对面说话。当夜,我从上海赶往江苏。第二天一早,张工电话来催,真是挺着急,今天是场好戏,项目很可能就定结果。

    我还没想好怎么出价,所以也没准备报价单。通常来说,客户让你把报价拖到最后,对你是有好感。如果达到他们预期,我的机会最大。当然这个报价不会是最终成交价,得留有些余地以够回旋,但也绝不能让客户感觉被轻视,因为对手的价格就放在王总桌上。想来想去,又盘算了张工给的参考价,我决定按公司批准的价格先报给王总,可能会比对手高10%,但从历史采购价和市场水平评估的话,这个报价也是实实在在。王总不失面子,再同我讲个价,双方就都好看。万一形势艰难,我也做了先斩后奏的准备,把合同拿下来,后再向公司要价格。快下车时,我确定了这一版报价。

    (销售人员申请价格,公司往往不会轻易批给你想要,即使理由多么在理,还得有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为了盈利,管理者不会轻易放利润(天生怀疑销售),这就像是做买卖。公司大到业务线、小到单款产品,每年都有固定的利润池,就像一锅饭,兄弟多吃了姐妹就要饿肚子,牵涉很多人的利益。销售人员要斗智斗勇,还要讲究手法技巧,还有一点特别注意,申请好价格离不开销售经理的支持,但这不会是平白无故的。)

    张工在等我,与我一起进了办公室。

    王总看到我,表情挺严肃:“小方,你怎么才来,你面子可真够大的,还要我们抬花轿去请你啊”。幸好我知道开玩笑的成分大些。

    我赶紧满脸赔笑:“王总,不敢,不敢。实在抱歉耽误了您宝贵的时间,还有各位的时间。王总,您是不知道,我们在外企不容易,两头不讨好啊。为了给您申请好价格,我老早就向上面打了报告,你也知道外企流程太多,老外还要克扣价格,来来回回,直到今天凌晨才给了这个价格。我老早就想来拜见您了,但没拿到价格实在没脸上门啊。公司这帮老外,要都像王总您这般的高效务实,我想他们生意能做的更大更好。”这时候还不忘拍个马屁。

    王总开了笑颜:“行了,你给我们报个实在价。相信你也知道我们这边的情况,别的销售都快把我的门堵起来了。这不,刚还跟我说,只要给合同价格还可以再让。你要是给不了一个好价格,就赶紧回上海吧。”

    我诚诚恳恳递上事先准备的方案,同时注意着王总。王总并没看,而是把方案递给了一旁的张工,张工身边还站着采购刘经理和李工。

    “报价呢?”

    “王总,早上刚到的价格,来不及打印。我手写在这本子上了,您请过目。我不敢有丝毫不敬啊。”

    王总接过我的条子,愣了一下说:“小方,这就是你的报价啊。这样,你先出去,我们自己研究下。”

    我心头一紧:“王总,这就是老外批给我的底价,我是一点都没藏。我倒想留,可对我没用。我们公司对销售只考核业绩,不考核利润。公司给多少,我就报给您多少。不然我怎么对得住您们的关照。”

    王总摆摆手,我只好先退了出去,焦急等待。过了十分钟,采购经理又把我叫了进去。

    “小方,价格我们看了,你叫我怎么说呢。说实在吧也实在,你这价格放在市场上算很优惠,大家也都觉得你人不错。但是我桌上现在就放着其他品牌的报价,比你这要便宜不少,你看怎么办?刚刚这些销售还在给我打电话要降价,还说半小时内就能到我这。”王总气定神闲。

    我凑到桌边,只看到有几张报价单,王总并不避讳。这时,有人在门口喊王总。

    “小方,我出去一下马上回来。你赶紧处理,可别让我们失望啊。”

    我拍拍胸脯:“王总,您放心,由您这句话,我马上打电话向公司再争取价格,一定给你满意的答复。”

    王总他们前脚出了门,我忙不迭地看上了报价单。尼玛,比我足足便宜了12%,还是高配。这是正儿八经的报价,假不了,对方还能再降价,天哪。算好要的折扣,我也出门电话连线销售经理。经理听了汇报后,认为可以先答应客户,按比对手低2%的价格把项目拿下来。至于公司方面,我们有真凭实据,不会不同意的。同时表示客户做到这个份上很难得了,对我以资鼓励。

    挂了电话,我又陷入了思考,我一定要低价去做吗?是不是再向王总争取一下?有了经理的话,向公司要价格问题不大(注意先后顺序就行),但如果时间再拖延,会影响合同生效,影响交货期,万一客户有急需怎么办?如果我以略高于对手价格拿下项目,那么管理层批复价格就会很快,自己还能出彩一次(最低价中标已经风行),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将来申请其他价格,信任度就高些,更方便些。当然这么做也要一点勇气,万一王总不满意呢?别人的价格我都放你面前了,你还不能稍低的价格?会不会觉得我影响力太有限,公司太没有诚意,万一痛失好局呢?

    要想获得心仪的东西,不都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吗?

    我决定和王总再单独谈谈,打品牌和服务牌再争取一些价格。这并不损害客户利益,一是价格已远低于市场价,二是我确实能在后续服务做倾斜。王总平静的听我把话说完,然后问:“小方,那你给我一个你认为合适的价格。我来看看。”我说了个数字,王总想了想,并没反对。

    这时大家又汇集到了办公室,我厚着脸皮在那不停的讲我们的好,从品牌讲到可靠性,从快速响应讲到全生命周期服务。

    “小方,你确保服务到位吗?”

    “王总,我们将免费提供一年共2次现场咨询服务。您别看我们价格要比对手贵,但我们服务是实打实的,能为您们分忧。这些对外都是收费,而我将为您们申请免费。”

    “你们怎么看?”王总看了看四周。其他人没有什么意见。

    “小方,服务这块,我们是很看重的。虽然你产品价格稍高,但我想也能向董事会解释清楚。张工,李工,你们和方工确认下方案,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就这么定了。“

    这时,一声冷枪,差点让我喷出一口水来。

    年轻的李工,上来这么一句:“方工,你的方案用的是新产品吧。别家用的好像是4系列。”

    还好,我面不改色:“李工,可能我之前没向你介绍清楚,方案用的并不是新产品,都是受过经年累月考验的成熟产品。”我没有说谎,这是个混合方案。李工没有抬杠,也就不说话了,或是念及相处不错,或许还有所顾忌吧。

    (李工将来是要负责全厂自动化仪表,想用好产品是人之常情。他这个时候发难,背后肯定是竞争对手使坏,对方定了高配,自然不想让我如意。所以,还是不能忽视了年轻客户。)

    王总看了看李工,又望向我:“小方,我相信你。只要你说产品行,我就认为行,你说不行我就认为不行。”

    我沉稳的点了点头:“王总,您放心。我保证我们提供的产品都是市场广泛应用的成熟的优质产品,完全满足您的项目要求。”

    “好,我相信你,就这么定了。”(投产之后,我们产品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着,对得住王总的信任。)

    王总留我一起吃工作餐,看着王总心情不错,我打起了另一个主意。这个项目除了上午谈妥的压力仪表包,还有液位产品的机会。我收到过技术要求,数量不多,金额也相对不大,并且我也做了价格准备。我趁热打铁向王总提出打包的建议,对客户来说既能买到好产品,也省了耗时耗力的招标。对于我来说,减少了竞争,多了销售额,也有利于项目包装。

    王总一想也对,就对李工说到:“小李,你待会整理下清单,看哪些小方这里有,如果价格合适就一并做了,我们也省点事。”看得出李工有些不乐意,他基本就是帮我打下手了,张工倒无所谓。本地代理商花了时间总想弄点生意做做,这么一来也泡汤了。采购经理却是很愿意,打包谈完,既能减少他的工作量,不用频繁比对价格,又不用应付技术各种要求,收货验货也省事,有问题还有厂家担着。最后,液位产品也被我以略高于代理商(其他品牌)的价格包揽了下来。之后,我与采购经理协商,按我们的条款草签了合同。

    合同我得拿回公司盖章,趁着周五,我又递交了新的价格申请。因为有凭证,又包装成了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很快按我的要求批复了价格。周一合同盖章生效,过了两天客户的预付款就到了我们账上。(公司要求投标前需先申请好价格,但前方战况随时有变,销售人员必须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手续完毕,我请吃饭,也算庆功。王总很客气,他们备酒,我管菜,气氛到了高潮。

    至此,项目基本告一段落。后来我又很好的解决了几个小插曲。

    为了公司和客户的双赢,灵活处理流程,符合双边要求,销售做的就是粘合剂。

    产品我们没有优势,本是血拼价格的场面,误打误撞反而有了些优势。能赢项目80%归益于王总的支持和信任,也离不开各方面配合;我突破了以往认识,没有吃喝玩乐,照样能赢得客户的心。(当然如果能吃喝玩乐更好,基层的关系能稳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销售,要头脑,也要运气。

    你有好的产品,别人并不比你差;你有良好的关系,别人可能有更好的;你可以低价格,但别人可以更低;

    那靠什么赢?做好了人、做好了事、运气自然就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零开始做销售》 - 心诚,则胜(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yd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