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需要将心比心的触动

教育需要将心比心的触动

作者: 书一 | 来源:发表于2023-08-12 16:35 被阅读0次

快开学了,很多学校又开始人事安排了,教师的安排一般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一个萝卜一个坑,总能安排上。最头疼的是领导干部的安排。

近几年,学校里很多人不愿意再干中层领导,因为出力不讨好,两边受气。要想干好工作,不仅要是高超的管理艺术,还得有高情商,能够打好感情牌。甚至说,感情比管理更有效。更多的内耗,不仅耗去了精力、时间,还耗去了为人之快乐。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原因之一:没有合理的评价机制,老师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对于中层领导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有些工作安排不下去,到头来,工作只能自己干。

原因之二:没有合理的流动机制,老师工作没有主动性。工作成了私人感情的交换筹码,中层领导又权限有限,只能听之任之。

原因之三:无关事物太多。现在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师抽空上个课。那么中层领导是如何上课?只能说挤点时间上会课了。文山会海,把中层领导彻底淹没了。

原因之四:群体责任心的缺失。教育是国策,担负着民族复兴大任。当前的评先选优、职称评定等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促使功利心日盛,责任心日落。

中层领导大多都是业务骨干,仅凭业务完全可以出人头地。但是,进入管理层之后,牵扯了太多无谓精力,业务和管理难以并驾齐驱,有时还要发扬风格让出指标,也影响了个人发展。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长此以来,没有工作激情也是在所难免的。

学校的发展,中层领导是中流砥柱。一个学校要发展,需要打破这种现状,调动起中层领导的积极性,也要让其他老师真正支持中层领导的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要给中层领导足够的话语权,当然要保持话语的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让老师们能者上庸者下,干多多得干少少得。

要给中层领导减负,减少外来因素的影响。提前谋划工作,做好过程规划,通过日常的规范和积累,减少临时抱佛脚式的无用加班。

要加强正能量的树立。加强师德师风的培训,通过树立模范典型营造积极向上的风气。改善评价机制,提升教师的认知水平,善于从大处、高处分析问题、看待问题,认清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让责任成为第一驱动力。

说教不如身教。中层领导发展的好坏,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校级领导的示范作用。校级领导需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现在,躺平、摆烂现象突出。但教育不能躺平摆烂。教育不能说是良心活,教育是责任、是担当,是我们最爱的孩子们的未来。引用教育部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的一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你怎么想,怎么做,怎么对待工作,怎么对待孩子。

如果,老师们每天都能问问自己这两句话,就不会再有人躺平了,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成为最满意的教育。

相关文章

  • 生活 || 阿姨,你给我慢慢扎,好不好?

    生活需要的是相信,是一份愿意将心比心的勇气! ...

  • 人生需要触动

    人在悄悄流逝的光阴里, 有时会像一截干枯的木桩, 对生活中的阳光雨露、风雪雷电、冷暖阴晴慢慢失去想要触摸的喜悦和渴...

  • 人生需要触动

    对于被桎梏久了人而言,突如其来的自由反而是迷茫。 ——题记 不会感动的人,...

  • #教育别人,不如做好自己#

    读完文章,想到《情商》中的一句话“同理心是很重要的社会能力”,也正如文章中所写“每个人,都不需要被教育”,将心比心...

  • 不只是教育

    ——听完王雄老师《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之后的几点触动。 触动一 了解人性,是教育的出发点 "你们为什么就那么让...

  • 暴脾气小孩-2(方案B)

    方案B的执行有3个步骤,需要按照以下顺序执行这3个步骤: 步骤1: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的做法不会对你的权威形象有任何...

  • 2020-09-08关于教育艺术

    看到了张文质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让我领略了生命化教育的魅力。 “慢”是一种期待。 “教育需要的...

  • 将心比心你能做到吗

    孔子他老人家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将心比心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可是人与人之间,你需要的究竟是将心比心,还是...

  • 生活需要别样的触动

    我想日子终归是活色生香的——酸了加糖,淡了加盐,咸了加水,调着调着就精致了。 “触动”是什么?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 生活需要别样的触动

    “触动”是什么?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能够在内心深处引起共鸣,并且泛起阵阵涟漪的那些人或那些事吧? 上周末,天特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需要将心比心的触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bx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