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催眠师手记

催眠师手记

作者: 夜半十分推文试读 | 来源:发表于2018-11-08 00:48 被阅读0次

 引子 搭档

  搭档表情平静而坦然地说:“是的,之前我并没有开过相关的诊所,也没有和任何人合作过。”

  我:“哦……那你为什么对我感兴趣呢?你怎么就能确定我们之间会有默契,并且足以支撑一个诊所经营下去?”

  搭档笑了:“我不会看错人的,或者说我看人很准。”

  我:“假如从心理学角度看,你这句话说得很不专业……”

  搭档点点头表示赞同:“非常不专业。”

  我:“……呃,我还没说完。另一方面,也许是你从专业角度获悉到了什么,使你作了这个决定,但是你并没说出来。”

  搭档看上去似乎很高兴:“你能有这种分析能力,就证明我没看错人,对吧?而且你也猜对了,我的确从你身上看到了一些我所不具备的素质,所以我才会认为我们很适合做搭档。”

  我:“嗯……谢谢夸奖,能举例说明吗?我并非想直接听到你的称赞,而是需要判断一下你说的是否正确。也许你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假象,因为在接触陌生人或者不太熟悉的人时,我们通常都会戴上一张面具。”

  搭档点点头,前倾着身体,把双手的指尖对在一起,看着我:“我是那种看似比较活跃,其实心里消极悲观的人,所以在大多数时候,我都会用一种乐观的态度来掩饰住这些。而你相对来说没有我沉稳,虽然看上去似乎正相反,但是你表面上的沉稳恰好暴露了你对自己的稳重缺乏信心。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找到好的方式来应对,这是我所不具备的。也许我知道的多一些、杂一些,但是应对问题的时候,尤其是那种突发性问题的时候,你肯定能处理得更好。虽然你可能也会有些意外,但你不会表现出来,这正是你克制后的结果。这种素质,我不具备。我正是因为知道的比较多,所以一旦发生出乎我意料的事情,我反而会有些失措——因为我已经自认为周密,但还是出现了意外……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我虽然不清楚他分析自己是否正确,但是他对我的观察和分析却很精确。所以,我点了点头。

  他带着微笑看着我:“你看,情况就是这样,并不复杂,对不对?我都告诉你了。”

  我不由得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他,因为他令我感到惊奇。

  眼前这个奇怪的家伙大约在两小时前就开始游说我,打算让我成为他的搭档,因为他想开一家具有催眠资质的心理诊疗所。最初我并没太在意他所说的,因为在学校当助教这些年里,有太多同学和同行跟我提及过,但说不出为什么,我对此没有半点儿兴趣,所以都一一婉拒了。不过,眼前的他却让我多少有那么一点点动摇。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所说的,也包含我对他的某种感觉——我说不清,但是我觉得假如和他搭档,应该很有意思,也会遇到更多有趣的事情。那将是我之前无法接触到的东西,虽然我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实际上,我从未想过会存在这种有趣的性格的人。一方面,他看起来像个大男孩,具有成人所不具备的坦诚和清晰;另一方面,他又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可怕的分析能力——只有心思缜密的人才能做到这点。经初步判断,我认为他是一个生活简单、性格复杂的人,而且有着我所不能及的惊人天赋——我指在心理专业方面。

  我想了想:“那么,除了你所说的这些,还有别的吗?”

  他连想都没想:“当然!”

  他回答得那么痛快,倒是让我很意外:“噢……例如?”

  他:“我没有催眠资质,而你有。”

  我:“我……指的不是这个。”

  他:“哦?嗯……那没有了,不过……”

  我:“怎么?”

  他:“我是想说,你真的打算继续做助教?真的不要试试看吗?也许会有更多的案例供你参考,也许会有你从书本上和理论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也许你会经历一些超出你想象的事情,那很可能会就此改变你的一生。”

  我沉默了好一阵后告诉他,我需要考虑。

  他点点头,没再说下去,而是开始天南海北地聊其他的话题。

  一周后,我们又在这家咖啡馆见面了。我没再犹豫,而是直接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案。

  他听了后,先是嘴角扬起一丝笑意,然后咧开嘴,并伸出一只手:“搭档?”

  我点点头,也伸出手:“是的,搭档。”

  回想起来,这件事已经过去5年了。

  01 夜惊魂

  从摄像机的液晶屏中,能看到一个年轻女人坐在对面长沙发上,带着一丝略微不安的表情。而我的搭档此时正漫不经心地坐在她身后不远处的椅子上,翻看着手里的资料簿。

  调整好摄像机后,我坐回到年轻女人正前方那把宽大的椅子上,保持着身体略微前倾的姿势,注视着她的眼睛,平静地告诉她:“放松,就像我开始跟你说的那样——放松。”

  她听话地慢慢向后靠去,身体逐渐松弛下来。

  “……很好……慢慢闭上眼,试着想象你正身处在一个旋转向下的回廊里……”

  她闭上眼,极为缓慢地松了口气。

  “就是这样,很好,你沿着楼梯慢慢地向着下面走去,仔细听的话,你会听到一些熟悉的声音……”

  我看到她的双肩也开始松弛了下来。

  “……那是你所熟悉的声音……”我尽可能地放慢语速,压低声音,“……楼梯的尽头是一扇木门,慢慢推开……慢慢地……推开门……你就会回到昨晚的梦境当中……”

  她越来越放松,逐渐瘫坐在宽大的沙发上。

  “3……”

  她缓慢地低下头,松散的长卷发垂了下来,几乎完全遮挡住了那张漂亮却疲惫的脸。

  “2……”

  她的呼吸开始变得缓慢而均匀。

  “1……”

  几秒钟后,她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

  我:“你看到了什么?”

  一个月前,当读完心理医师的描述记录后,我觉得这像一个鬼故事。

  大约从一年前起,这个年轻漂亮的女人经常在半夜睡梦中被凄厉的惨叫声惊醒。醒后,那惨叫声就立刻消失。这种情况只发生在她独睡的时候。据说那个声音凄惨无比。她被吓坏了,想了各种办法——找僧人做法事,找道士画符,在枕头下面放剪刀,甚至跑去烧香、拜佛,但都没用。后来,她迫不得已搬了几次家。但每当夜深,每当她独自入睡后,凄厉的惨叫声依旧会响起,挥之不去。那恐怖的声音快把她逼疯了,甚至因此而产生了幻觉——夜深的时候,她会看到一个中年女人带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站在自己房间的某个角落,面对着墙——只有她能看到。

  她跑到心理诊所求助。

  几个月后,她的状况丝毫没有好转,于是无奈的心理医师把她介绍给了我。

  “听说也许催眠对我能有些帮助。”她把装有描述的档案袋交到我手上时这么说。我留意到她眼睛周围的色素沉淀,那看起来就像是在眼睛周围笼罩着的一层阴霾。

  第二天,我把记录交给搭档,并告诉他:“昨天拿到的,看上去像个鬼故事。接吗?”

  我的搭档沉默着接过来,开始皱着眉认真看。过了好一阵儿,他合上那几页纸,抬起头问我:“你刚才说什么?”

  “像个鬼故事。”

  他依旧没吭声,嘴角泛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我知道,那个表情意味着这个活儿我们可以接了。

  我:“你看到了什么吗?”

  年轻女人:“……街道……一条街道……”

  我:“什么样的街道?”

  年轻女人:“……肮脏的……窄小的街道……”

  我:“是你熟悉的地方吗?”

  年轻女人:“我……我不知道……”

  我:“那是陌生的地方吗?”

  年轻女人:“不……不是……”

  和搭档飞快地对视了一眼后,我接着问:“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吗?”

  年轻女人:“污水……垃圾……还有人……”

  我:“什么样的人?”

  年轻女人:“……是……是穿着很破烂的人……”

  我:“他们是你认识的人吗?”

  年轻女人:“不知道……可能……我不知道……”

  我:“他们认识你吗?”

  年轻女人:“认识。”我察觉到她这次没有迟疑。

  我:“他们有人在看你吗?”

  年轻女人:“是的。”

  我:“都有谁?”

  她:“……每一个人……”

  我:“你知道他们为什么看着你吗?”

  年轻女人:“我……不知道……”

  这时,我的搭档从她身后的椅子上直起腰,无声地拎起自己的衣领,然后伸出一根手指指着自己上下比画了一下。我看懂了他的意思。

  我:“是因为你的衣着吗?”

  年轻女人迟疑了一会儿:“……是的。”

  我:“你穿着什么?”

  年轻女人:“我……我穿着一身……一身……破烂的衣服……这不是我的衣服……”

  我:“那是谁的衣服?”

  年轻女人:“是……妈妈的衣服。”

  我:“你为什么穿着你妈妈的衣服?”

  年轻女人:“是她让我穿的。”她在表述这句话的时候没有一丝犹豫和迟疑。

  我:“为什么她让你穿她的衣服?”

  年轻女人:“因为……没有别的衣服……”

  这时,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于是我问:“你几岁?”

  年轻女人:“6岁。”

  搭档在她身后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撇着嘴点了点头。

  通过前段时间的接触,我了解了这个女人大体上的生活状况。

  她是南方人,独自在北方生活。目前的生活水平很高,衣食无忧。有份薪水稳定的工作,那份薪水之丰厚远远超过她的同龄人。至于个人情感,目前她还是单身,没有结婚,也没有男朋友。我和搭档在观察后曾经分析过,都认为她在撒谎。也许她离过婚或者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隐私,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她表现得有些含糊其词。每当我们问到关于“夜半厉声”的问题时,她都会惊恐不已,并且瑟瑟发抖。

  那不是装得出来的,是真实的反应。

  所以,和搭档讨论后,我们决定从她的梦境入手。我们都想知道,在她被惊醒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目前来看,只能从她的梦中得到答案(至于那些梦境,她自己丝毫不记得)。

  今天她来的时候告诉我们,昨晚,那个惨叫声再次把她惊醒,然后把摄像机还给了我——那是上次她来的时候我交给她的。我要求她每晚入睡前,让摄像机对着床,把一切都拍下来。

  她照做了。

  但没敢看。

  我们看了。

  最关键的那段录影并不长。

  前一个多小时都是她睡着的样子,很平静。然而从某一刻起,她开始反复翻身、扭动,并且动作越来越强烈,逐渐变成了剧烈的挣扎。几分钟后,她猛然坐起,整个脸都变得异常扭曲……我们都看到了,每次把她从梦中惊醒的凄厉叫声,是她自己发出来的。

  我接着问下去:“你的家就在这条街上吗?”

  年轻女人的声音小到几乎像是在喃喃低语:“……是的……”

  我:“你能带我去吗?”

  年轻女人:“不要……去……不要去,妈妈……会……会……打我……”

  我:“为什么?”

  年轻女人:“因为……因为……爸爸要她这么做的……”

  我:“你爸爸为什么要这么对你?”

  年轻女人:“他……不是我爸爸……是弟弟的爸爸……”

  我听懂她的意思了:“他经常和妈妈一起打你吗?”

  年轻女人:“……是的……他们……都讨厌我……”

  我:“除了被打以外,你还受过别的伤害吗?”

  年轻女人:“他们……不要……不要,不要!”

  我知道她就快醒过来了,因为假如那个场景能把她从梦中惊醒的话,那么也同样可以把她从催眠中唤醒,于是我提高音量,语速坚定而沉稳地告诉她:“当我数到‘3’的时候,你会醒来。”

  “1。”

  她的双手开始紧张起来,并且慢慢地护到胸前。

  “2。”

  此时,她的身体已经有了很强烈的痉挛反应。

  “3!”

  她猛然坐直身体,睁大双眼愣愣地看着我。

  看来我的时间掐得正好。

  此时的她早已泪流满面。

  “你觉得她的情况仅仅是小时候被虐待造成的吗?”搭档压低声音问我。

  我转过头看着另一间屋子里的年轻女人,她正蜷缩在沙发的一角,捧着一杯热水发呆。很显然,房间里轻缓的音乐让她平静了许多。

  我想了想,摇了摇头。

  “嗯……比我想的稍微复杂了一点儿。”搭档皱着眉摸着下巴,若有所思,“不过,我认为……那层迷雾拨开了,今天也许能有个水落石出。”

  我没吭声,等着他继续说下去。我的强项是让患者进入催眠并且进行催眠后的诱导,而我的搭档则精于在患者清醒的时候问询和推理分析。虽然有时候他的分析过于直觉化,以至于看起来甚至有些天马行空,但我必须承认,那与其说是他的直觉,倒不如说是他对细节的敏锐及把握——这是我所望尘莫及的。

  他眯着眼睛抬起头:“看来,该轮到我出马了。”

  我们把年轻女人带离了催眠室,去了书房。关于在书房问询这点,是当初我搭档的主意。

  “在书房那种环境中,被问询者对问询者会有尊重感,而且书房多少有些私密性质,那也更容易让人敞开心扉。”

  他这么说。

  其实我觉得,真正的原因是他很喜欢那种权威感。

  年轻女人:“刚才我说了些什么?”

  搭档:“等一切都结束后,我们会给你刚刚的录像。”

  年轻女人:“嗯……算了,还是算了。”

  搭档:“好吧,接下来我会问你一些问题,你可以选择回答或者不回答,决定权在你,OK?”

  年轻女人点了点头。

  搭档:“你家里环境不是很好吧?”

  年轻女人:“嗯。”

  搭档:“所以你只身跑到北方来生活?”

  年轻女人:“嗯。”

  搭档:“辛苦吗?”

  年轻女人:“还算好……我已经习惯了。”

  搭档:“自从你睡眠不大好后,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了吗?”他小心地避免使用那些会令她有强烈反应的词汇。

  年轻女人:“嗯……还行……”

  搭档:“那么,能告诉我你的职业是什么吗?我们只知道你是从事金融行业的。”

  年轻女人的眼神开始变得闪烁不定:“我……一般来说……”

  搭档:“银行业?”

  年轻女人:“差不多吧。”

  搭档:“你是不是经常面对大客户?”

  年轻女人点了点头。

  搭档:“压力很大吗?”

  年轻女人叹了口气:“比较大。”

  搭档:“你至今单身也是因为压力大而并非工作忙,对不对?”

  年轻女人:“是这样。”

  搭档:“关于感情问题,我能多问一些吗?”

  年轻女人:“例如?”

  搭档:“例如你上一个男友。”

  年轻女人想了想,摇了摇头:“我不想提起他。”

  搭档:“好,那我就不问这个。”

  接下来,他问了一些看上去毫无关联的问题。例如:有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你跟家人联系得紧密吗?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你觉得最令自己骄傲的是哪件事?年轻女人虽然回答了大多数,但我能看得出,她在有些问题上撒了谎。

  搭档的表情始终是和颜悦色的,从未变化过。

  问询的最后,搭档装模作样地看了下手表:“嗯,到这儿吧,这些我们回头分析,下周吧?下周还是这个时间?”

  年轻女人点了点头。

  送走她之后,我们回到书房。

  我:“你不是说今天会水落石出吗?”

  他坐回到椅子上,低着头看着手中的记录:“嗯。”

  我:“嗯什么?答案呢?”

  他抬起头看着我:“我们来讨论一下吧?有些小细节我不能百分百肯定。”

  我坐在他斜对面的另一把椅子上:“开始吧。”

  搭档:“你不用倒计时?”

  我:“滚,说正事儿。”

  搭档笑了笑:“关于她童年受过虐待这点可以肯定了,在催眠之前我们猜测过,对吧?”

  我:“对,我记得当时咱们从她的性格、穿着、举止和表情动作等分析过,她应该是那种压抑型的性格,她的那种压抑本身有些扭曲,多数来自于童年的某种环境或者痛苦记忆。”

  搭档:“嗯,童年被虐待这事儿很重要,而且还是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假如没有这个因素,恐怕我的很多推测都无法成立。”

  我:“你是指心理缺失?”

  搭档:“对。我们都很清楚童年造成的心理缺失问题会在成年后被扩大化,具体程度和儿时的缺失程度成正比。这个女孩的问题算是比较严重的。通常来说,父亲是女人一生中第一个值得信赖的异性,但是她没有这种环境,对吧?”

  我似乎隐隐知道了我的搭档所指向的是什么问题了,但是到底是什么,我并没有想清楚,所以只是迟疑着点了点头。

  搭档:“这样的话,她这部分欠缺,就会想办法去弥补……”

  我:“你是说,她会倾向于找年纪大自己很多的恋爱对象来弥补这部分缺失?”

  搭档:“没错。不过,她始终不承认自己有男友,而且拒绝谈论前男友的问题……我认为,她……没有前男友。”

  我想了想:“有可能,然后呢?”

  搭档:“从她对此支支吾吾的态度来看,她应该有个男朋友,年龄大她很多,可能超过一倍,还是个有妇之夫。”

  我:“最后这一点你怎么能确定?”

  搭档:“这个问题先放在一边,我一会儿会说明的。我们还是接着说她童年那部分。”

  我:“没问题,继续。”

  搭档:“你记得吧,她刚刚通过催眠重复的梦境,正是她被自己的尖叫声所惊醒的梦。可是,那个梦境的哪部分才能让她发出那么恐怖的声音呢?”

  我仔细地回想:“呃……她……最后反复说‘不要’……是这个吗?”

  搭档:“你不觉得这有问题吗?好像她的梦跳过了一些什么。”

  我:“你想说她小时候被继父侵犯过?虽然在某些方面她有过激的情绪反应,但没有一点儿性创伤特征,所以我不觉得她有来自性的……”

  搭档:“不不,我指的不是这个。你看,是这样:在最开始,她反复强调自己的衣着破旧,然后说明了这是她妈妈造成的。接下来提到,那是继父要求她妈妈对她恶劣。我们从正常角度看,亲生母亲不会这么对自己的孩子,对吧?而她母亲之所以这么做,应该只有一个原因……”

  我:“嗯……我想想……压力?”

  搭档:“对,生活压力。也许她母亲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工作……是因为疾病?很可能是因为疾病的原因无法工作,也没有亲戚资助,所以家里的生活来源全依靠那个男人,所以她母亲才不得已而顺从。”

  我:“明白了……”

  搭档:“而且,通过问询,我也确认她小时候家里环境并不好,甚至是拮据。因此,她对是否拥有金钱这个问题看得更重,因为拥有金钱对她来说就拥有某种稳定感——这来自她母亲因为没有经济能力,所以对继父唯命是从的扭曲记忆——她成了直接受害者。”

相关文章

  •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催眠师手记》

  • 催眠师手记

    催眠师手记 两天读完

  • 催眠师手记

    引子 搭档 搭档表情平静而坦然地说:“是的,之前我并没有开过相关的诊所,也没有和任何人合作过。” 我:“哦……那你...

  • 《催眠师手记》

    如果福尔摩斯主攻心理学,而华生会催眠…… 哇哇哇,我的书终于到了。 高中时候看了作者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就喜欢的...

  • 读小说,就是小说

    《催眠师手记》 作者:高铭 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722609/...

  • 催眠师手记有感

    这次看高铭的第二本书了,说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姐妹篇,但是我觉得这两本书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本书讲的是作者和朋友开了...

  • 读《催眠师手记》

    《催眠师手记》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风格完全不一样,毕竟一个解读正常人心理一个解读精神病世界。前者更加直击人心...

  • 父亲节,当父亲哭泣

    父亲节,当父亲哭泣 ——催眠师手记 文 陈欣 作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

  • 想买的书

    牧羊少年奇遇记 维洛妮卡决定去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催眠师手记

  • 催眠师手记2——摘录

    事业是理想,工作是谋生 思维才是混乱的根源 只有在战争中,有些人才能找到存在感 我一直都认为战争意味着血腥、敌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催眠师手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ci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