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学校,不一样的天空

作者: 雒宏军的菜园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7-11 10:07 被阅读47次

    文/雒宏军

    最近,网上频频爆出家长辱骂殴打教师的消息,大家视觉疲劳,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闻了。但是,为什么每次还是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除了契合教育这样一个热点话题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育中的家校合作问题。今天的教育,单靠家庭或者学校的单打独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家校合作,才能完成教育这个命题,这应该是一种共识。共识是有的,但是面临实际操作,各种问题还是不少,随便就可以列举出很多事例,比如家庭作业,老师希望家长督促完成,家长却认为完成学习任务是教师的工作,让家长检查签字是一种绑架。还有,大部分小学下午四五点放学,家长希望学校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多留一点时间,学校认为自己是在执行教育规章制度,延时之后面临着管理等诸多问题,等等。

    对于家校合作,我们一直有一个期待,就是希望彼此能够协调统一,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保持一致性。许多学校开办家长学校,成立家校委员会,频繁召开家长会,不怕麻烦,乐此不疲,主题是家校合作,真实目的还是为了使得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服务,让家长支持学校的决策和管理。自然,这其中有一定的合理性,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可以使教育内容得到强化,得到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却忽视了自己的立场,这些都是站在学校本位来思考问题的。家长心里在想些什么,家长对于学校或者教师有着什么样的期待?学校很少去了解,家长的想法很难通过正常的途径得到交流与反馈。所谓合作,有一个基础条件,就是双方地位的平等,但是在家校合作当中,家长和学校的地位实际上是不对等的,这样就势必造成信息的阻塞和误判。

    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各自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倡导家校合作,首先就要尊重这种差异。监护、抚养、教育,这是家庭的责任,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提供温馨的环境,让孩子有安全感,有经常性的情感交流,得到爱的呵护,促进其个性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性品质,这些都是家长要做好的事情。“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从根本上说,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劳凯声教授的这段话大概说明了学校的功能,侧重点明显不同。家庭和学校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它们有自己独特的内容、机制和价值,虽然因为教育问题彼此交织在一起,但其区别还是很大的。这种差异既是社会的一种现实形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个体成长的一个保障,在责任的分担中实现了社会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也成就了一个人的发展。

    我们需要尊重这种差异。想法设法拉近彼此,建立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这个无可厚非。但是,目前的问题却是家长和学校各自的角色逐渐趋同,呈现单一化和同质化,这是令人担忧的。比如学生的评价问题,何谓成功?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已经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将升学作为发展的唯一目标,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孩子在一个颜色的天空下生活,从学校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都是一样的声音,一样的环境,孩子的生活空间逐渐单调、同质、平面化。如果没有生活的丰富性,没有对这种丰富生活的体验,也就没有生命的丰富性,最终就会造成孩子成长中的缺憾与缺陷。

    我们更要看到,很多时候,这样的“统一”不仅仅是学校的立场,也是家庭和社会的需要。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对考试成绩过度关注,社会舆论也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于是,家长和社会对学校都有一种期望,就是希望学校能够在学生的学习上“多下功夫”,向“提高成绩”这一目标靠拢,这也迫使学校不得不放弃一些其它的教育功能,不断强化选拔功能,尤其是唯成绩的考试选拔功能。家长心中有“别人家的孩子”,学校关注的是“优等生”,两者殊途同归。很多学校至今放不下“考试”的包袱,这是对家庭期待的一种迎合,在迎合中,失去了教育的本真,和对教育原点的坚守,给孩子营造的天空单调而灰暗。至今,学校和家庭还在应试的苦海里彷徨,矛盾重重,家长和教师也是纠缠其间,难分难舍,痛苦焦虑,伤害的最终是孩子。

    刘铁芳教授说:“正规的学校教育承担生命发展的主导,而生活本身的诸多细节时时滋养生命。学校、家庭、社会彼此互补,相得益彰,从而使生命充沛、丰盈。当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被应试体制高度统一,就直接遮蔽了生命的丰富可能。”(刘铁芳《教育不仅仅是增加“耐受性”》)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不同的天空,它们各自赋予孩子独特的秉性,家庭给予孩子成长的土壤和养分,学校提供阳光和雨露,家校合作让一颗种子发芽、成长、开花,和谐、自然、统一,营造出一个春天,构成了美丽的世界。如果忽视过程,只要鲜花,那就成了鲜花店,反而失去了春天。

    所以,现在要做的,不是让学校和家庭的功能逐渐趋同,朝一个方向努力,而是要重视学校和家庭在教育问题上的互补性,对它们在教育问题上扮演的不同角色予以强化,真正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为孩子成长提供一个完整的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meter369:艺浩艺术共享平台小程序:说的不错,赞同。

      本文标题:家庭与学校,不一样的天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gc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