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三分钟学一个新知识,
这里是【每日一课】,
你好,我是树文。
我们的生活当中,你会看到无论是自身故事,还是电影故事,都是在表达某一类的观点。
然而这些故事的讲述者,就希望你能够接受他通过故事所表达的观点。
回到我们普通人身上,作为一个普通人,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轰轰烈烈的经历,怎么让别人对我讲的故事感兴趣呢?
今天我把演讲中讲故事的核心技巧延展开来,用在日常的表达上,帮助你提升表达能力,增加影响力。
这个技巧叫做:困境原则。
这个法则的核心用法就是不断强化经历中的困境,通过困境来制造转折点,激发你的好奇心。
有困境,就意味着有转折,它是一个故事的立身之本。
如何运用困境原则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怎么样运用“困境原则”,来包装自己的经历呢 ?今天和你分享三个要点,同时这三个要点也是对应的三种情况。
01
细化困境
困难的因素很多,你要细心留意,一定能找到非常多的困难因素,比如自身经验不够,没有准备好,资金不足,对手太强等等。
在上一节中,我们说的面试时候,阐述经历的环节中,就可以引入困境原则,并把困境细化。
在做销售工作的时候,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签订了一个大单。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面试官印象深刻。该怎么刻画困境呢?
在很多经验比你丰富的同事都搞不定的情况下,你搞定了,是什么搞定的呢?
第一,你不能怯场。这样,你的第一个优势——勇气,就显现出来了。
第二,你以为你有个好提案就完了?不行。这个客户还很重视仪式感。你需要开动创意,策划一场别致的签约仪式。通过第二个困境,你又展现了第二个优势,你很有创意,而且能主动承担一些超出本职工作之外的事。
第三,你以为签下客户就大功告成了?还不行。在执行方案的时候,你难免遇到一些小状况。把它们一件件说出来,又能体现你的应变能力。
你看,这么一讲,困境就展开了。这段经历不仅更吸引人,而且还更能体现你的具体能力。
02
细化情绪
可能在一些事情上,实际的困难没有多少,这个时候,你可以向内寻找,审视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产生过哪些情绪波动,这些情绪波动往往就暗含了一些困难的发生。
举个例子,你很喜欢去钓鱼,你说,“我昨天去钓鱼,只钓到了一条。”
这么说出来,其实很平常。但你可以想想自己昨天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大概率是这样的:
我昨天去钓鱼,在太阳底下晒了一整天,连个鱼影也没看见,什么都没有。真的好失望啊。就在我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走人的时候,你猜怎么着?鱼漂突然动了。我赶紧提起竿一看,上面真有一条大鱼,太走运了。
你看,这种由失望到开心的情绪变动,也是一种困境,它也有转折。就要比你直接说昨天只钓到一条鱼好很多。
03
控制“困难出现的频率”
这个原则,相当于给困境这个技巧,加一个刹车。因为如果你的故事里全是困难,听众也受不了,他们会放弃听你讲下去。
那么,多长时间制造一次困难,是最合理的呢?这个时间,已经被专业人士算出来了,是3分钟。现在大多数的电影、美剧,都遵循着这个时间。
每隔3分钟,都会来一个小苦难、小高潮。间隔太短,太烧脑,观众看得累。间隔太长,节奏慢,观众又觉得无聊。
今天的每日一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困境原则,增加讲故事的说服力。那么如何运用困境原则呢?
1.细化困境;2.细化情绪;3.控制困难出现的频率。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恭喜你又学会了一个讲故事的表达技巧。
我是树文,我们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