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9日 星期四 雨
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将来一定是年轻人的天下,做为一个管理者,要大胆启用年轻人,给他们机会,培养他们,通常这些人也能够不辱使命、勇挑重担,最终成长为一个单位的中流砥柱。
当然管理者在考察年轻人的时候,需要给他一些时间, 也要给自己一些时间, 所谓“日久见人心”,只有在一定时间的考察期内才能发现问题,并排除各种“隐患”,如果最后确定这个人确实是人才,那么,在启用之后,就要大胆放手让他去做,甚至不去干涉他的想法和做法。
现在的管理者都在谈“ 无为而治”的理念,那么,什么才是“无为而治”呢?管理者的任务不是管理人而是领导人,是发现每位员工的长处,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予以培养,激发、释放员工的潜能。无为而治,不是不管理,而是尽可能地减少干预,转变员工的思维,从被管理转变为自我管理,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一套让员工们自觉自愿,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主动协助同事;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机制。
当然,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制度,制度也能起到约束人的作用。 对于管理者而言,选人就是要做好两件事:前期谨慎看人,后期大胆用人。
用人时不妨胆子大一些。如果这个人可以胜任这项工作,其他不重要的缺点就可以忽略,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否则管理者的下场常常是无人可用,毕竟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大胆用人的标志就是会授权,选好了人才就得授权让他去干。一个管理者的工作是非常烦琐而沉重的,管理岗位不允许管理者事事都要亲自去做。说到底,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只有一双手,无法做到事必躬亲。因此,管理者应该寻找更多人来帮助自己分担部分工作压力。
因此管理者必须授权给员工,让员工去分担一部分工作。有人问:“管理者授权给员工,这样他能放心吗?”我们常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已经授权给员工,为什么不能放心地让对方去做呢?
授权是管理者“解放” 双手的一种做法。一 方面, 授权可以让管理者抽身出来,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另方面,授权是一种非常好的 “历练人”的方式授权给员工,这样才能培养员工的管理执行能力,让员工更有信心去工作。
众所周知,原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是一一名典型的“甩手掌柜”,他常常不是在游学,就是在登山探险,但是万科却如同一只品质优良的机械手表,一直都在正常地运行。
王石曾经在文章中写道:“员工做错了 ,我就要承担责任。这是我的管理原则。很简单,你重用他,他做错了,那么他已经诚惶诚恐了。这时候你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对员工说,你辜负了我的信任,你把事情做砸了,但这不是我的态度。我的态度是第二种:你做错了,不是你的责任,是我的责任,是我让这个人做了不适合他做的事情。真正聪明的经理,知道下属犯错了,会不吭气、装傻,允许下属犯错误,当下属知道错了之后,他会珍惜你对他的信任,更努力地去工作。尤其当公司壮大之后,授权就会变得非常重要,一且授权就不要横加干涉,但不干涉并不意味着连监督机制都没有。”
授权最重要的目的绝不是仅仅只是为了“解放” 管理者的双手,更是为了让更多人得到锻炼和历练的机会,将更多人培养成才。
有些员工,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许多员工有雄心,有抱负,想要做出成绩,但是没有机会。这该怎么办呢?管理者如果想用好这些员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就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平台,授权让他们放手去做。
当然,比授权更进一步的是“把权力还给员工”,这样更能激发员工的“创业梦”, 只要让员工拥有“主人翁思想”,远离“打工者思想”,员工就能快速成长起来,并能肩负起单位发展的重任。
事实上,无为而治是管理上的最高境界,也是很多管理者所向往的。但想要达到无为而治,并不容易。无为而治,不是简单的管理工作的减少,而是一种管理思想的转变:从最开始的人治到法治,最后实现无为而治。
想要实现无为而治,管理者就要懂得放手、授权。这样既能为下属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又能为自己减压;如此管理者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单位的未来和发展的方向。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过多干预,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自我实现。真正的管理,不是通过严苛的管理制度,时时刻刻去监督员工,去约束员工的行为;而是建立好管理机制,让员工从被动工作转变为自动自发地去工作,这样也就实现了“无为而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