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武陵源——笔架山记忆 新兵连二三事

武陵源——笔架山记忆 新兵连二三事

作者: ligeileng | 来源:发表于2018-01-29 09:10 被阅读0次

                三  走正步 

队列训练中最累最枯燥的就算走正步了。腿要绷直,踢出二十公分高,挺胸抬头目视前方。前臂甩到胸前成水平,后臂向后与身体成六十度角。落脚要干脆有力。

走正步全身用力,体力消耗很大,所以平时很少应用。一般在检阅部队时,也只在队列走过主席台的前后一二百米才使用正步。

但正步最能彰显军威。一支几十人、几百人的队伍,齐刷刷地正步行进,顿时声威震天,气吞山河,无比的威武雄壮。所以走正步是每个战士的必修科目。

“立正,向右看齐!稍息,立正,正步走”操场上口号声此起彼伏,各班都在练同一科目。

其实练正步最累的是练分解动作。班长口令“正步走分解动作第一动,正步走一”,全班齐刷刷地踢出左脚,保持不动。班长从排头检查到排尾,脚低了不行,抬高了当然也不行。“挺胸收腹抬头”!又从身后由队尾检查到队首,“绷腿收臀”!几分钟绷住不动,哪个腿不哆嗦?几遍练下来,哪个不出汗?

前几遍班长还耐心讲解动作要领,大部分人很快就能掌握,练习几遍后就走得有模有样。偏偏有的人身体协调不好,总是做不到位。班长便怒形于色了。大声斥责,有时干脆一脚踢去。最可怕的是“全班解散休息,xxx留下”。“立正,正步走分解动作第一动,一”……,好半天听不到喊“二”,那哥们,惨了。

我们班长爱听连里的表扬,性子又急,所以要求我们很严。班里有个顺义兵叫李德全,他身体协调性差些,动作比较僵硬,可没少让班长修理。班长越骂他越紧张,有时就走顺拐了。班长越发生气,沒少踢他屁股,也没少罚他加练。班长甚至想在队列会操时雪藏他。也怪,新兵连结束搞会操时,他顺利走下来了,没有拖后腿。

现在每看到我军正步行进的队列,总有自豪感从丹田升起。无人时也试过走两步,不行了,脚踢不出力量,也踢不出高度。大肚腩碍事了。

相关文章

  • 武陵源——笔架山记忆 新兵连二三事

    二 紧急集合 俗话说老兵怕号,新兵怕哨。没打过仗,不知老兵是怎样怕号,新兵怕哨则是亲身经历,诚不我欺...

  • 武陵源——笔架山记忆 新兵连二三事

    三 走正步 队列训练中最累最枯燥的就算走正步了。腿要绷直,踢出二十公分高,挺胸抬头目视前方。前臂...

  • 新兵连二三事

    1976年底,我走出从小见惯了上下一色国防绿军装的大院,穿上上绿下蓝的空军军装来到了地处京郊的军营,开始为期三个月...

  • 《记忆二三事》

    1 第一天去上学,学前班有100多人,农村是没有幼儿园的,所谓的课桌就是把木板架在石灰墩子上,一排一排,每个人都有...

  • 武陵源——笔架山记忆   整蛊胡副连长

    跟胡副连长结怨是在刚下连队不久,垒营部门前的操场。胡副连长带人在山顶放炮崩石头,我帶着七八个超快速分队的弟兄抬石头...

  • 武陵源——笔架山记忆    报务员正传(续)

    他们普遍的水平是,发报: 数码每分钟一百二十个左右,字码每分钟一百个出头;抄报:数码每分钟一百四十多个,字码每分钟...

  • 老幺二三事/记忆

    【家婆戒烟】 家婆乃旧社会过来之人,三十余岁守寡,独自一人拉扯两女一儿成人,生性好强。 七十年代初期,已参加工作的...

  • 地震记忆二三事

    不堪回首的九年前,那天叫做"不远游" 文/生活就是环扯筋 父母在,人生尚有去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在,孩...

  • 新兵连记忆

    前记:二十多年过去,曾经的勇敢与才华,只想做一个平凡的女子,守在温暖的家里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听父母的唠叨、老公...

  • 记忆中的二三事

    有一次从外婆家回来的路上,冬天,我,爸爸,妈妈,我们三个一人打一把伞,走在田埂上,我踩空了,掉进田里,我妈把伞一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陵源——笔架山记忆 新兵连二三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nt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