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说我在儿子启蒙上的一些想法和实践吧。
对孩子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但也是最坏的时代。好在信息畅通,资源丰富。无论学什么都有大把的资源可以利用。坏在资源一多,质量就参差不齐,必须要自己去做比较和筛选,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
还好在物质生活丰富,不用为基本的吃穿发愁,不用为玩具发愁。想想我三四岁的时候,穿的是百家衣,吃的也就是农村的粗茶淡饭,肉也只能家里有客人或者过年过节吃。
玩具就更没有,有的只有爸爸给我用木头块和线穿起来的玩具。其他多数时间是在田间地头的泥巴堆里度过的。七岁上小学一年级以前就上了一年的乡村学前班。整个小学阶段都是一放学回家就扔了书包,满山遍野跑或者帮家里干农活。
兴趣班 补习班啥的从来没接触过。只有高二结束的暑假,爸爸让我在班主任老师那里提前学了高三数学。
而现在呢,儿子刚上幼儿园小班,又是公立幼儿园,几乎什么都不教。所以启蒙这事就落到了我身上了。
中文的亲子阅读从儿子一岁多开始,就一直在坚持。今年年初我都在焦虑英语启蒙。因为光是平时的单词轰炸,看绘本,听儿歌好像效果都不大。最近一两个月发现了线上英语启蒙课的系统化,准备着手开始坚持打卡。
我相信在以上几项启蒙方法的共同作用下,儿子的英文水平会越来越好。
数学思维启蒙也是我比较焦虑的。因为自己数学不好,不希望儿子也在这上面拖后腿。所以,早期的启蒙就尤为重要。也可以借助线上课,练习册,游戏等,让孩子越来越热爱数学。最近我就借助线上游戏类app 练习册等让儿子对数学产生的一些兴趣,并随时应用在生活中了。
以上三方面虽然都是学科类的大头,但感兴趣能让孩子拥有持续学习的内驱力,这点很重要。而学龄前就是培养兴趣的最佳时期。很多父母认为这是在超前学习,没有必要,到了那个年纪肯定就会了。
但我不这么认为,这个启蒙阶段肯定也有一些内容被提前学了,但大部分是在借助游戏 实验等等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来让孩子学习的。这本身就是孩子能接受的,是建立在了解孩子身心发展基础上的。而不是一味的填鸭式。
至于其他兴趣班,我更倾向于让孩子坚持一个体育类的项目,毕竟成功到最后拼的是体力。
而我也从对孩子无欲无求只求他健康,只求他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的育儿观里发生了一些变化。我的孩子不是天才,不是学霸。他只是个普通人。因为我和他爸是普通人,他大概率也是普通人。有了这样的预期后,在遇到问题时,我也就不那么焦虑了。
但该做的启蒙还是要做,该高质量陪伴时也要陪伴。因为让孩子更早的对世界有更多的看见,我想这也是他之后人生路上的光,照着他一路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