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读完了《皮囊》,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一本书了。作者文字简练生动,感情细腻饱满,用文字看见一个个参与了他生命的人。
阅读时,几次哽咽,被平凡而真实的故事感动。作者说,写下的一字一句就像从内心里“拓”出来,不仅是对故事的重现,更让他看到了比原有记忆更多的情感。我相信,作者是真诚的。文字不会骗人,像从作者的内心里流淌出来,晕染到我的心扉上。
安妮说,一个作者的意义不在于是否得到外界公认名誉(不管哪一种形式),不在于有无鲜花掌声或被感谢(或是被轻率评断),只在于他的书被多少人读到并且读进了心里。
深以为然,我爱这种让人读到心里的文字。
这种文字,没有教条,没有人生指南,它如春风化雨般让“看见”这个理念住进了我心里。
2
以往的经历,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那些参与我生命的人。我似乎就是作者口中那些永远回不了家的人,在过去的岁月里,对于故乡和亲人,我都是保持着逃离的姿势。我一直渴望的是远方,从村庄破旧的小学,到县城有两幢小楼的中学,再到市里宽阔美丽的大学,我喜欢这些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即使我不是一个能很快融入环境的人。我害怕回到那个从小生长起来的村庄,不懂那里的人情世故,不适应那里的生活方式。我始终和它亲近不起来,尽管我们那么熟悉。
这种若即若离,是我寻找到的和它相处的方式。
我不曾细细观察那儿时曾尽情奔跑的小胡同,每次回家只是匆匆一瞥;不曾静静看看这个小村庄缓慢地一点点变化,陌生地像只是路过;不曾轻轻抚摸这养育我的这片土地,只把它当作偶尔探望的据点。
还有抚育我长大的父母,曾被我多么无知地忽视过啊。
3
我从没有去了解过妈妈是何以凭借单薄的身体掌舵着一个贫穷的家。在我们兄妹四个都一起要交学费时,她是怎样早早凑够了钱为了不让我们因迟交而难堪?在村里同龄孩子早早辍学打工时,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哪里来得坚强意志一直供我们四个读书?在妹妹因为中考落榜时,她哪里来得勇气把家里仅有的麦子卖掉让她去读私立高中?她为什么总在孩子有任何需要时,提前为他们作出了考虑?
……
妈妈不是个爱唠叨的人,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抱怨过,发愁过。很多关于她借钱、筹钱的细节都是在我们读大学时她才偶尔提起的。在毕业后很久,我读到过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不要给孩子沉重感》,才知道妈妈的行为是如此智慧,即使她没有什么文化。正因为她从未向我们频繁提及自己如何辛苦,我们才能拥有自由的心灵认识生活,而不是因生活地沉重背叛自我。
根本没有接受过家庭教育的她何以会有正确的教育方法,我想是因为她对子女深沉的爱吧,才不舍得让孩子蒙受一点拮据的苦涩,什么都由她承担,只要她承担地起。
看见更多的人不是不把妈妈放在心里,只是与她相处缺乏认真对待的态度。我会每年想着为她查体,平日想着为她买胃药,节日为她买衣服。只要我确定她健健康康的,似乎就足够了。不再愿意节假日无事回家,不再愿意牺牲个人时间静静和她谈谈心。殊不知,我能给予妈妈最宝贵的无非是一个真正的陪伴。
这么久以来,我错过的是妈妈深沉的内心世界。
4
还有那个同样从未抱怨过的,乐观的,辛勤付出的爸爸,在我们面临任何困难时,会说“别害怕,还有你爸呢”;会在烈日炎炎下,去工地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汗流浃背,任衣衫整日湿透;会在喝酒尽兴时,唱个小曲……
尽管我们父女都是各自生命的重要部分,然而我能回想到的我们之间的故事寥寥可数。同样内敛的我们只是在说着一些家常,关于情感,内心,信念等从未涉及。
5
是因为我不善于表达,但更多是我不够理解,不能沉下来去聆听,去看见他们更丰富的内心。
在作者的故事中,我看见了即使一个再普通的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这世界独特而深邃。心理学中有一句话:看见是改变的开始。我愿从看见开始改变,用心,去理解,去感受,去陪伴我至亲的父母,珍惜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