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

作者: 柏皑希岳 | 来源:发表于2018-03-15 16:08 被阅读0次
一句顶一万句

最近刚撸完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书买回来已经快一年了,却从来没有打开过,想把对读书的荒废推给手机,或推给琐事,无非都是对自己的放纵罢了!

喜欢写东西,挺多琐碎叨叨的心思,到嘴边,有三四分说不清明,到了纸上,又忘了很多,慢慢,就停笔了,停了又觉得可惜,写又无处下笔,就时常拿着手机停在这个界面发呆!直到看到“一句顶一万句”才明白,我心里没有这一句,也就没有那一万句,或者确切的说,我和自己没有确切的心思和话语,又或者说,自己的千头万绪,还没有汇聚成一句......

《一句顶一万句》分出延津和入延津两部走,杨百顺,又叫杨摩西,吴摩西,最后叫罗常礼,贯穿了第一部出延津。杨百顺的外孙牛爱国,贯穿了第二部,回延津!

看似人生百年,一万句都不够的人生轨迹,其实不过是一句话意思: 找个明白人儿,说句明白话!刘震云通篇反正话就说这么一句道理。

看看周围的人,一路过来,说上话的不少,可真互相听明白的就少之又少,能听明白,你还愿意讲给她听的,就更少了!如果在一个没人听你说话的地方,你能活,只是分外的孤单...

以前在家,就和我妈说不上话,也不是说不上,就是说不到一起去,张嘴不是训话就讲是非,我的事儿是小事儿,她眼里的事儿,都是天大的事儿!一件事儿,她能讲出七八件事儿跟着,意思味道也就全变了,听不明白在其次,主要是太多的事儿,听她一讲全变了,听了让人糟心!

后来发现,找个能说到我一起去的人,很重要!不仅会说,也会听,不仅能听,还知道怎么接话,怎么排解!

杨百顺就因为和他爹说不上话,就不愿接他爹卖豆腐的摊儿,杀猪学徒,染坊杂工,挑水啥活儿都干了,在外面再难,都不往家里走,改了名字都不往家里走,倒插门儿,改了姓儿都不往家里走,最后心里堵挺,干脆离开了延津,也不想着回家,皆是因为个说不开!

牛爱国小的时候,她妈偏向,不爱和他说,等他结婚生子,遇到难处,他妈倒常提点他,她妈和他说得着,可他不想说,这一个人碎碎叨叨的道理,都听在耳朵里,却没个回音儿,她妈曹慢慢也就不说了,五个孩子都不听她说,就只有牛爱国的女儿听她说,她就把一切细碎说给孙女听!直到死的时候,牛爱国再想起以前入耳的过去,才明白他娘是用自己的过去给他开解他的过不去!牛爱国千里迢迢的去找能说得着的人,甚至无论那人变成什么样!

这么通篇看下来,抛妻也罢,或是弃子,或是不认六亲,又或是朋友绝交,皆因为个“说”,就是沟通的意思!过去人更直,少有说话的艺术,交下的人少,得罪的人多!离得近的亲人朋友,说得多,对不上的就多,对不上的多了,亲人不像亲人,朋友不像朋友!。

如今,不也是如此!人人都需要个宣泄的渠道,人人都需要求证一下自己,说得上的,一句顶一万句,说不上的,一万句顶不了一句!

刘震云在这些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里,通过细枝末节的交代,让你看尽人与人之间的无奈,这份无奈又是怎么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珍惜那些能让你说得上话的人...都是稀有的存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句顶一万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phqftx.html